下列词的来源掌故?古稀.孩提.铜臭.泰山.替罪羊.一字师.三不知.东道主.安乐窝.一言堂.刘海儿.乔迁.问津.推敲.点睛.断肠.下榻.盅惑.斗胆.端倪.狼籍.雷同.墨守.杜撰.拍马.屠龙.斧正.削正.抱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09:24:33
下列词的来源掌故?古稀.孩提.铜臭.泰山.替罪羊.一字师.三不知.东道主.安乐窝.一言堂.刘海儿.乔迁.问津.推敲.点睛.断肠.下榻.盅惑.斗胆.端倪.狼籍.雷同.墨守.杜撰.拍马.屠龙.斧正.削正.抱佛
下列词的来源掌故?
古稀.孩提.铜臭.泰山.替罪羊.一字师.三不知.东道主.安乐窝.一言堂.刘海儿.乔迁.问津.推敲.点睛.断肠.下榻.盅惑.斗胆.端倪.狼籍.雷同.墨守.杜撰.拍马.屠龙.斧正.削正.抱佛脚.敲竹杠.莫须有.破天荒.
它们的来源掌故?
下列词的来源掌故?古稀.孩提.铜臭.泰山.替罪羊.一字师.三不知.东道主.安乐窝.一言堂.刘海儿.乔迁.问津.推敲.点睛.断肠.下榻.盅惑.斗胆.端倪.狼籍.雷同.墨守.杜撰.拍马.屠龙.斧正.削正.抱佛
1.古稀:
是中国人自古指七十高龄的说法.它源自杜甫诗《曲江二首》:“人生七十古来稀.”
2.孩提:
孩提之童.——《孟子·尽心》指幼儿始知发笑尚在襁褓中.颜师古注:“婴儿始孩,人所提挈,故曰孩提也.孩者,小儿笑也.”《老子》:“如婴儿之未孩.”也作“孩抱”和“提孩”.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3.铜臭:
根据《后汉书·崔烈传》记载:东汉时,一名叫崔烈的人,用500串铜钱买了个相当于丞相的司徒官职.由于司徒与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是掌握军政大权、辅助皇帝的最高长官,所以,人们虽对崔烈的丑行议论纷纷,但当着他的面谁也不敢谈及此事.
一天崔烈问儿子崔钧:“吾居三公,于议者何如?”意思是说,人们对我当上三公有何议论.崔钧据实相告:“论者嫌其铜臭.”这就是“铜臭”一词的来历.
4.泰山:
此称谓都与泰山的“封禅”有关.
据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十二记载,唐玄宗李隆基于开元四年(726年)到泰山封禅.丞相张说担任封禅使,顺便把他的女婿郑镒也带去了.按旧例,有幸随皇帝参加封禅者,丞相以下的官吏都可以升一级.郑镒本是九品官,张说利用职权,一下子把他连升四级.唐玄宗在宴会上看到郑镒突然穿上五品官穿的浅绯色官服,觉得奇怪,便去问他.郑镒支支吾吾,不好回.这时,擅长讽刺的宫廷艺人黄醮绿嫠回答说:“此泰山之力也!”妙语双关,唐玄宗心照不宣,事情就这样混过去了.后人因此称妻父为“泰山”.
因为泰山又称东岳,是五岳之长,所以又转而把妻父称做“岳”、“岳翁”、“岳父”、“岳丈”等.据文献记载,这种称谓大致始自宋代.妻母则称做“岳母”,在书面文献中,后来也有称做“泰水”的.
由此可见,“泰山”称谓的出现是来自亲属关系中政治利益的关联.
5 “替罪羊”一词是舶来品.英语里专门有“SCAPE-GOAT”(替罪羊) 用羊替罪来自古犹太教10、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6 “三不知”的典故出自《左传》.公元前468年,晋国的苟瑶率兵攻打郑国,齐国为防止晋国强大,就派陈成子带兵援郑.有个名叫苟寅的部将报告陈成子说:“有一个从晋军来的人告诉我说,晋军打算出动一千辆战车来袭击我军的营门,要把齐军全部消灭.”陈成子听了,骂他说:“出发前国君命令我说:‘不要追赶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马.’晋军即使出动超过一千辆的战车,我也不能避而不战.你方才竟然讲出壮敌人威风灭自己志气的话 回国以后,我要把你的话报告国君.”苟寅自知失言,于是感慨说:“君子之谋也,始中终皆举之,而后人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此话意思是说:聪明人谋划一件事情,对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这三方面都要考虑到,然后才向上报告.现在我对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报告,难怪拍马屁拍到蹄子上.
7 原指东路上的主人,春秋时晋秦合兵围郑,郑文公使烛之武说秦穆公,曰:“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8 宋·邵雍《无名公传》:“所寝之室谓之安乐窝,不求过美,惟求冬暖夏凉.”
9 旧时商店表示不二价的匾.现比喻领导缺乏民主作风,独断专行,一个人说了算. 出处 艾芜《漫谈科学和文学》:“要设法制止‘一言堂’,‘个人说了算’的不民主现象.
10、“刘海儿”亦作“刘海儿发”.相传有一位唐代的仙童名叫刘海 (见安徽凤阳府志).在民间传说中,刘海前额总是覆盖 (垂下)一列整齐的短发,模样童稚、可爱.为此,画家画仙童肖像,便以刘海为样,前额垂著短发,骑在蟾蜍上,手舞一串钱.而后,小孩或妇女额上留的短发,便称为“刘海”.
11 乔迁——语出《诗·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从深谷中迁到高树上.后以“乔迁”比喻地位升高,也用于贺人搬往新居:满堂虚左待,众目望乔迁|今日你家乔迁之喜,理当祝贺.
12 问津——①询问渡口;问路: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②寻访探求:后遂无问津者|寻师讲道,结友问津.
③探询情况:不敢问?津|无人问津.
13 推敲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九引《刘公嘉话》载:唐人贾岛做诗,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起初“敲”字想改用“推”字,犹豫不决,用手做推、敲的动作,无意中碰上了韩愈,就向韩愈说明原委.韩愈认为用“敲”字好.后以“推敲”比喻反覆斟酌、考虑.
14 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15 断肠——形容悲伤到极点.
16 下榻——1.后汉陈蕃为乐安太守.郡人周璆,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之.特为置一榻,去则悬之.后蕃为豫章太守,在郡不接宾客,唯徐穉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见《后汉书.陈蕃传》及《徐穉传》.后遂谓礼遇宾客为"下榻".
2.寄居;住宿.
17 蛊惑——毒害;迷惑:~人心.也作鼓惑.
18 斗胆——形容大胆(多用做谦辞)
19 端倪——①事情的眉目;头绪;边际:略有~ㄧ莫测~ㄧ~渐显.
②指推测事物的始末:千变万化,不可~.
20 狼藉——狼藉(-jí) : 也作“狼籍”.①纵横散乱:杯盘狼藉|狼藉家书卧满床.
②比喻破败、糟糕:声名狼藉.
21 雷同——指随声附和,也指不该相同而相同(旧说打雷时,许多东西都同时响应).
22 墨守——战国时墨子善于防守,因称善于守的人为墨守.后指固执拘泥,不会变通:墨守成规.
23 杜撰——没有根据地编造;虚构:这个故事写的是真人真事,不是~的.
24 拍马——.比喻谄媚奉承.
25 屠龙——①《庄子·列御寇》:“朱?b045?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殚)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后因以指高超的技艺或高超而无用的技艺.
②比喻跟强敌作英勇斗争:椰林匕首敢屠龙.
26 斧正——〈书〉敬辞,用于请人改文章.也作斧政.
27 削正——.请人指正诗文的敬词.
28 抱佛脚——比喻平时没联系,临时慌忙恳求,后比喻平时没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29 敲竹杠——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或以某种口实为借口来索取财物.
30 莫须有——原意是也许有吧.后指凭空捏造.岳飞被冤杀的罪名.
31 破天荒 ——指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