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二律背反①正题:世界在时间上有开端,在空间上有限.到底是怎么论证的?书上的我看不懂,可以简要论述一下么?正题:世界在时间上有开端,在空间上也有界限。证明:如果我们假定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4 22:45:36
康德的二律背反①正题:世界在时间上有开端,在空间上有限.到底是怎么论证的?书上的我看不懂,可以简要论述一下么?正题:世界在时间上有开端,在空间上也有界限。证明:如果我们假定康德的二律背反①正题:世界在

康德的二律背反①正题:世界在时间上有开端,在空间上有限.到底是怎么论证的?书上的我看不懂,可以简要论述一下么?正题:世界在时间上有开端,在空间上也有界限。证明:如果我们假定
康德的二律背反①正题:世界在时间上有开端,在空间上有限.到底是怎么论证的?书上的我看不懂,可以简要论述一下么?
正题:世界在时间上有开端,在空间上也有界限。
证明:如果我们假定世界在时间上没有开端,那么在任一给定的时刻,一个永恒已经逝去,事物状态前后相继的一个无穷系列在世界上已经过去。但一个系列的无穷性正在于它不可能通过连续的综合来完成。因此,一个无穷的世界系列已经过去是不可能的,故而世界的开端是世界存在的必要条件。这是需要证明的第一点。

康德的二律背反①正题:世界在时间上有开端,在空间上有限.到底是怎么论证的?书上的我看不懂,可以简要论述一下么?正题:世界在时间上有开端,在空间上也有界限。证明:如果我们假定
http://www.phil.pku.edu.cn/personal/wugsh/works/13/34.htm

“正题:世界在时间上有开端,在空间上也有界限.
证明:如果我们假定世界在时间上没有开端,那么在任一给定的时刻,一个永恒已经逝去,事物状态前后相继的一个无穷系列在世界上已经过去.但一个系列的无穷性正在于它不可能通过连续的综合来完成.因此,一个无穷的世界系列已经过去是不可能的,故而世界的开端是世界存在的必要条件.这是需要证明的第一点.
关于第二点,让我们再假定其反面,即,世界是一个并存事物的无穷既定整体.一个量如不是在某种界限之内被直观到,则其大小只能通过对其各部分的综合才可设想,而且,只有通过这样的综合,即,一个单位一个单位的反复添加直至完成,这种量的总体才能被设想.因此,为了设想作为整体的、充满所有空间的世界,对一个无限世界各部分的连续综合就必须被看成已完成了,也就是说,在历数所有并存事物时,一个无穷的时间应被看成已经过去.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现存事物的无限汇集不能被看成一个给定的整体,也不能被 看成同时给定.因此,世界在空间广延上不是无限的,而是有界限的.这是争论的第二点.”(A426-428=B454-456)
“反题:世界无开端,也没有空间界限;它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
“证明:让我们假定它有一个开端.由于开端是这样的一个存在,在它以前有一个时间事物不存在,所以,必定有一个在前的时间,那时世界不存在,即,必定有一段空的时间.但在一个空的时间中发生事物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时间的每一个部分,与其它部分相比,都不拥有存在而非不存在的特殊条件;而且这不论对事物自已发生还是通过其它原因发生都成立,在世界中,有许多事物的系列的确能够发生,但世界自身不可能有一个开端,因此,世界在过去的时间方面是无限的.
关于第二点,让我们从假定其反面开始,即,世界在空间上是有限且有界的,因而存在于一个无界的空虚空间中.这样,事物就不仅在空间中相互关联,还与空间关联.由于世界是一个绝对总体,它外头将没有直观的对象,因此,就没有世界与之关联的东西,世界与空虚空间的关联将是一种与无对象的关联.但这种关联,从而空虚空间加于世界的界限,是空无.所以世界不可能在空间中有限,也就是说,它在广延方面是无限的.”(A427-431=B455-457)[HT][HK]

康德对正题和反题的证明用的都是反证法,即他实际上只分别反驳了反题和正题,并未正面证明,他的基本证明思路是这样的:
[HTH]反驳“无限”思路[HT]:无限只可能是潜在的,是未最终完成的,任何一个已给定的东西都不可能是无限的.无限没有终点.任何一个时刻都是世界历史的终点,因此,世界历史不可能是无限的;世界作为一个空间整体总是已经形成了的,因此,世界的空间不是无限的.
[HTH]反驳“有限”思路[HT]:有限世界必意味着完全空虚的无限时空,而在空虚的时空之中,世界是无法定位的.世界在空的时间中无法定出一个开端点,在空的空间无法定出它的界限.
这两个思路如果更概括地说,可以表述成:世界若无限,那它就还未成形,世界若有限,界限之外是什么?中国明代哲学家杨慎(1488-1559)说得很精辟:“天有极乎,极之外何物也?天无极乎,凡有形必有极.”讲的正是宇宙有限与无限的二律背反.
康德总的思路无疑是完全正确的.在我看来,宇宙论的二律背反源于这样一个事实:一方面,宇宙表征的是现象的总体,是万有、大一,另一方面,宇宙是我们谈论、认识的对象,是已经完成了的,已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东西.在宇宙概念中,这两样是同时并存的,缺乏其中之一,便构成不了宇宙概念,谈不上对宇宙进行规定、评说.但也恰恰因为此,宇宙论必陷入二律背反:总体如果是未完成的,我们就不能对它说什么,它还不存在;如果是已完成的,那它就不成其为总体,因为它必遗漏了许多,起码将对宇宙的“评说”和“评论者”放在了宇宙的外边,未纳入其中.宇宙如果是绝对的总体,那它就不可说,不是认识的对象;如果是可说的,可作为对象的,那它就不是一个绝对的总体.作为“总体”和作为“对象”不可能兼而有之,而“宇宙”概念里却两者缺一不可.
由此可见,在宇宙论中的确必不可免地存在着二律背反,康德的洞见完全是正确的.但他对正反题的分别论证或者说他对反正题的分别反驳是成立的吗?有必要进一步考究.
康德在反驳“无限”的时候,实际上以无限只能是潜无限为前提.由于无限只能是潜无限,不存在实无限,那么,任何一个给定的对象都不可能是无限的.但是,主张无限只能是潜无限,这必定正确吗?
哲学史上对无限向来有两种理解,一种从动态的方面进行,一种从静态的方面进行,这两种理解常常互相排斥.动态的理解说,无限是一个过程;静态的理解说,无限是对象实体的一种与有限相对的性质,它已经存在.静态无限就是所谓实无限(actual infinite),动态无限就是所谓潜无限(potential infinite).康德在反驳宇宙无限时,强调只有潜无限,没有实无限.
“无限”就其字面意思应该是无法规定的,凡规定哪怕是最微弱的规定都是一种限定,都与“无限”之无限定相左.因此,从根本意义上讲,无限不是认识的对象,也不是对对象的刻画,而是反映我们自身的无能和无可奈何.正如霍布斯所说:“不存在我们称为无限的什么东西的观念或概念……当我们说什么东西是无限的,我们仅仅指我们没有能力认识该事物的结局和边界,我们没有关于该事物的概念但有我们自己无能力的概念.”
这的确是“无限”的一个重要特征,不过只是其否定的和消极的方面.它否定了“实无限”的可能性.否定性的和消极的含义源自人们对无限作理智的静观,人们发现,无限远在彼岸,无法企及,无限被幻化为一个远在天边的实体目标.
如果由理智的静观转为体验、直观动态的过程,那我们就会发现,无限制的真正含义在于“可超越”,在于对现存事物永不停息的超越.无限不是一个既定的实体而是一个正在展开着的过程,无限不是已经实现了的实无限,而是正在实现的潜无限.
这样,无限就显示出了它肯定的和积极的意义:我们自身此刻并不是无限的,是有限的,但我们能够无限的追求和向往.对实无限的否定和对潜无限的肯定实际上是对人自身命运的写照:人在现实世界中是渺小的、无能的、孱弱的和有限的,但在他的理想世界中是伟大的、超越的、强健的和无限的.帕斯卡对人的如此悲剧性命运洞察得最为深刻,他发现只有在把人理解成渴望无限时,人性中诸多矛盾才是可理解的.他说,“我们生来就想望找到一块坚实的土地和一个根基,在其中建造通往无限的塔.但我们的全部地基破碎了,大地裂为深渊.”
在我们明确了只有潜无限、实无限不存在之后,我们看到康德对正题的论证即对无限的反驳是有意义,而且我们可以进一步总结二律背反的思路:
正题:宇宙有限,论证:没有实无限,宇宙不能无限.
反题:宇宙无限,论证:有潜无限,宇宙不能有限.
因此,康德在对反题的论证即反驳有限论证时,应运用潜无限概念,否则正反论证就不对称,就不具有同等的有效性,不成为二律背反.
康德的论证在这里恰恰没有继续他在反驳无限论证中的思路,相反运用了当时颇为流行的牛顿绝对时空观,即首先假定一个无限的绝对纯粹空虚的时间和空间的存在.在此前提下,若世界有限,则有限世界将在无限时空中无所适从.这个论证是有问题的.它以时空无限作为前提,再来论证世界必然无限,这是重新肯定实无限,与对正题的论证相矛盾,应重新给出论证.有一种观点认为,“由于符合事实,康德对反题的论证,一般比较清楚.对正题的所谓论证,则相当拙劣.”我的看法完全相反,康德对正题的论证是可以成立的,而对反题的论证不能成立.
为了重新表述宇宙有限无限的二律背反及给出论证,有必要特别对时间概念作一些说明.
空间反映的是事物之间的并存关系,因此适于作理智静观,可以作静态的理解,但时间有其特殊性.虽然,长期以来时间被空间化、静止化、凝固化,人们把时间定义为事物状态的前后相继关系,定义为适合于理智静观的对象,使之成为空间的第四维,但是,时间更本质的是反映事物的创生、毁灭、变化、发展,反映完全新质的产生和旧事实不可抗拒的消逝.对时间的这种特质,近代思想基本上忽视了,空间化的时间代替了真正的时间.
两种时间概念表达了两种哲学态度.空间化的时间面向过去,真正的时间面向未来;空间化的时间面向既定的事实,真正的时间面向新的创造.对这两种时间概念必须区别对待.
实际上,空间化的时间可以与空间一起处理.在时间空间化最为明确显著的近代物理学中,时空完全是作为一体的.在牛顿运动方程中,时间t如取负值,方程依然可以成立,表明牛顿力学是时间可反演的;在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中,时间的空间化进一步被形式化、完备化,时间、空间成为时-空.
康德的时代正是自然科学蒸蒸日上的时代,康德本人深为牛顿力学所折服,接受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也就理所当然.他的时间概念没有超出那个时代,是空间化的时间概念,这在他关于宇宙论的第一个二律背反中也可以看出.关于宇宙在时间上的有限无限,康德只提到了宇宙的开端而未论及宇宙的终结问题,也即注意到了表征过去的时间,而忽视了表征未来的时间.实际上,宇宙有否终点在康德那里构不成二律背反,因为按照他对实无限的否定和潜无限的肯定,宇宙当然是没有终点的.而象征过去的时间,同空间一样,是一个既定的对象,对这个既定的对象,有没有开端(边界)是一个二律背反的问题.
如果我们建立了真正的时间的概念,那么,我们可以说,真正的无限即潜无限属于时间而不属于空间,空间(包括空间化的时间)的无限(即实无限)是不可能的.
对时间概念作了以上的说明后,我们可以在康德的基础上重新表述宇宙有限与无限的二律背反,为了避免正题与反题论证中的不对称,我们把二律背反分为时间上的二律背反与空间上的二律背反两种,分别对待:
1、时间上的二律背反
正题:宇宙作为现象的绝对总体,已然完成,已然作为对象呈现,是有规定的,是有限的.
反题:宇宙作为现象的绝对总体,尚未完成,不可能完成,时间永远为现象总体增添新的东西,永远超越固有的总体,使之不够绝对.宇宙尚未被规定,处在发展之中,是无限的.
2、空间上的二律背反
正题:宇宙作为总体,是有结构的,宇宙结构在空间上被界定,是有限的.
反题:宇宙如果在空间上是有界限的,那么在此界限之外是什么?对此问题的合理回答是还属于宇宙,所以宇宙是无界限的.
这两个二律背反都是关于有限无限的,但很显然它们关涉的是不同层次的哲学问题.时间上的二律背反反映了认识论以及更为根本的人生哲学问题,而空间上的二律背反反映了空间观念史上的两派对立,是一个有待解决的空间哲学问题.下面主要讨论与时间的二律背反有关的哲学问题,空间的二律背反留待下节详细讨论.
时间的二律背反首先提出的是这样一个认识论问题:宇宙能否成为科学认识的对象,作为自然科学的宇宙学是否可能?正题的回答是肯定的,反题的回答是否定的.
否定的意见是这样的:我们对宇宙的认识永远不会是完全的,因为宇宙处在时间之中,时间之流不断地带进新的东西,不断地扩展宇宙的范围,宇宙根本就未形成,我们根本无法把握这个瞬息万变的东西.
肯定的意见和否定的意见都是有道理的,但之所以出现正题和反题,主要原因是各自强调了宇宙概念中作为对象与作为总体这两个方面的一个方面.正题强调了对象,反题强调了总体.如果我们区分了宇宙的这两个方面或者说两种宇宙概念,那么正题和反题就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观点:对象宇宙是人类认识可把握的,而绝对总体宇宙不是人类理知的对象,认识关乎对象不关乎绝对,绝对在认识[HTH]活动[HT]本身之中,不在认识对象之中.这正是我们从这个二律背反中得出的一个认识论结论.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科学宇宙论便是一定时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由于人的认识活动是无止境的,宇宙论总处在发展和变化之中,这时,人们就构思出了一个绝对总体的宇宙概念.人们以为,把过去和未来全部的宇宙论成果综合起来,由此得出的宇宙概念就应该是一个绝对总体宇宙,对这个宇宙的认识才是真正的认识.
实际上,绝对总体只是一种幻象.按照康德的说法,每个人都有一种天然的形而上学倾向,希望把握超经验的总体,但这个总体的确只是一个纯粹的主观概念,不是客观事实.
黑格尔发现,不止是现象总体有绝对,任何事物都有其绝对.就说一块石头吧,当我们研究它时,它是作为一个综合了的客体呈现给我们.但这肯定还是片面的,不是石头的真相和绝对,因为我们研究的结果又要被综合进石头的绝对中去.所以这块石头也存在二律背反(矛盾):它是已完成的又是未完成的.实际上,万事万物都包含矛盾,只不过不能象康德那样因其矛盾而否认绝对,把它看作幻象,相反,应该承认矛盾,把绝对看作真正的实在,认识绝对才是认识真理.
在康德那里,经验的、实证的理性研究无法把握绝对,把绝对视为幻象.黑格尔发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变幻象为真正的实在,因而蔑视经验科学研究,认为它总是片面的、不完善的,只有对包含着矛盾的绝对的辩证思考才是真理.这两者的差别是令人深思的.诚然每一客体都可假想有一个绝对,但正因为这个绝对是主观幻象,它就根本不是经验科学的对象.它仅仅是概念,对这些概念的思辨,丝毫无助于理解物理客体本身.自然科学家推崇康德厌恶黑格尔,这大概是原因之一.
康德哲学对理性活动的限制具有重要意义.它揭示了在超验思辨的哲学中,那自称是绝对真理的实则是无聊的空话,那些自称客观规律的实则是主观臆测.它告诉我们,人类虽然不可避免会做些形而上学的幻梦,在宇宙中追求绝对、永恒,但这不是科学的任务,不是理性的事业.
我对时间的二律背反所提出的认识论问题的回答是:宇宙能成为科学认识的对象,自然科学的宇宙学是可能的,这是一个事实,如同人类拥有其它科学知识是一个事实一样.需要指出的是,绝对总体的宇宙不是科学认识的对象,理性达不到绝对总体,以绝对总体为对象的[HTH]科学[HT]是不可能的.
说宇宙论是可能的亦即宇宙是有限的,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宇宙论没有发展.相反,我们是说,无论宇宙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总是我们的对象,我们总是可以建立相应的宇宙论.我们能够不断地改进和重建我们的宇宙论,那首先是因为我们“能够”建立宇宙论,首先是因为宇宙“可以”作为对象,是有限的.
就认识论而言,宇宙是有限的,因为只有这样认识才成为可能.在这里二律背反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但就人的本体论而言,这个二律背反是不容易解决的.
人生有限观面对无时间的现实境况,而无限观则面对时间之流.因此,在人类活动的层次上说有限观目光短浅狭隘,无限观心胸宽阔广博,是有道理的.在这里,有限与无限之对立揭示的是人的现实处境与理想追求之对立.人是有限的,他在此而不在彼,他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他是有规定有缺陷的而不是拥有一切.但人向往无限追求无限,人的存在是时间性的存在.他被赋与自由的天性,他可以超越现实,他可以创造.人自身有限与无限的对立是人悲剧性命运的根源:人追求自由但无时不在锁链之中.
在对这种悲剧性命运的体认中,人生有限论者最容易生长出宇宙无限的感慨.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中,宇宙无限论占有绝对优势.张衡《灵宪》曰:“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庄子·庚桑楚》曰:“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剽者,宙也.”都主张宇宙无限.《天问·补注》:“天地事物之忧,不可胜穷……天固不可问,聊以寄吾之意耳”,这已反映出中国古代宇宙无限论者的“感慨”之意.从古代诗文中经常流露出的对宇宙无限的感慨中,我们可以发现,宇宙无限观纯粹是审美和人生觉悟的产物.王勃《藤王阁序》中有云:“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陈子昂《登幽洲台歌》更有绝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钱锺书先生在广泛引证之后总结说,这一切无非是表明“人生境地窄而宇徒广大,人生年命促而宙空悠久.”应该说, 在宇宙无限问题上,中国人所形成的这种深厚的文化心理对于今日宇宙无限论者是有相当大的影响的.
正如钱锺书先生所说,感慨宇宙无限,实际上是感慨人生有限.没有人能回避这一人生情结,宇宙无限论者大概或多或少都受着这一情结的支配.除了这种感慨之外,也还有“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这样的慷慨之词.在他们看来,“万物皆备于我”,宇宙为我所有、所捕捉,已成为我的对象,是有限的,这种大无畏的气慨亦是一种人生境界.它带着超越的气质,给人生以昂扬的力量.
我相信,特别当人们只是一般地谈及宇宙的有限和无限问题时,对生存处境的不同态度以及不同的精神气质,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对该问题的回答,虽然不一定是有意识的.人的有限与无限是一对无法消解的矛盾,因此,在这种生存本体论意义上消解有限与无限的二律背反当然是不可能的.而且,由于有限与无限之对立的根源正在于此,所以,从根本上消解有限与无限之对立是不可能的.

回答那个人 是歌大牛子 牛逼大发了 五体投地啊.......

“世界在时间上有开端,在空间上有限”似乎跟《相对论》有关系
《相对论》中对于时间和空间的阐述,整个地球上只有两三个人能看懂
所以,如果“二律背反”真跟《相对论》有关联的话
估计在百度里找不到那个能解释清楚的大物理学家

【什么是二律背反】
二律背反(antinomies)是18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I.康德提出的哲学基本概念。指双方各自依据普遍承认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公认为正确的两个命题之间的矛盾冲突。康德认为,由于人类理性认识的辩证性力图超越自己的经验界限去认识物自体,误把宇宙理念当作认识对象,用说明现象的东西去说明它,这就必然产生二律背反。他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列举了4组二律背反:
①正...

全部展开

【什么是二律背反】
二律背反(antinomies)是18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I.康德提出的哲学基本概念。指双方各自依据普遍承认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公认为正确的两个命题之间的矛盾冲突。康德认为,由于人类理性认识的辩证性力图超越自己的经验界限去认识物自体,误把宇宙理念当作认识对象,用说明现象的东西去说明它,这就必然产生二律背反。他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列举了4组二律背反:
①正题:世界在时间上有开端,在空间上有限;反题 :世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无限。
②正题: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单一的东西构成的;反题:没有单一的东西,一切都是复合的。
③正题:世界上有出于自由的原因;反题:没有自由 ,一切都是依自然法则。
④正题:在世界原因的系列里有某种必然的存在体;反题:里边没有必然的东西,在这个系列里,一切都是偶然的。
康德强调,这4组二律背反不是任意捏造的,它建筑在人类理性的本性上,是不可避免的。康德由此看到了理性认识的辩证性,看到了哲学史上各对立派别主张的冲突,指出独断认识的片面性,为德国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康德还认为二律背反的揭露 ,是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他自己哲学的正确性,证明人决不可能超越现象去认识物自体。康德还认为,在实践理性和判断力中同样存在二律背反。在道德领域里,康德认为道德的普遍法则不可避免地要进入感性经验,否则就没有客观有效性 ,于是在人的身上必然发生幸福和德行的二律背反,二者只有在“至善”中得到解决。在美学领域里,康德提出兴趣和概念的二律背反,目的在于揭露经验派和唯理派的观点在美学上的片面性。
二律就是两种被认同的规律。
【二律背反的应用范围】
二律背反,原出希腊文ANTINOMI,指规律中的矛盾,在相互联系的两种力量运动规律之间存在的相互排斥现象.自然界存在的两种运动力量之间呈此消彼长、此长彼消、相背相反的作用.例如,在同一个星球上,地面物体推动和地心引力的作用成反比,物体的推动力越大,地心引力对物体的作用越小,航空航天科学家据此计算出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所用的火箭必须具备多大的推力等等。
二律背反是康德的哲学概念。意指对同一个对象或问题所形成的两种理论或学说虽然各自成立但却相互矛盾的现象,又译作二律背驰,相互冲突或自相矛盾。
纯粹理性的二律背反的发现在康德哲学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使康德深入到了对理性的批判,不仅发现了以往形而上学陷入困境的根源,而且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康德将二律背反看作是源于人类理性追求无条件的东西的自然倾向,因而是不可避免的,他的解决办法是把无条件者不看作认识的对象而视之为道德信仰的目标。虽然他对二律背反的理解主要是消极的,但他亦揭示了理性的内在矛盾的必然性,从而对黑格尔的辩证法产生了深刻影响。
例:老婆和老娘都掉进河里了,你只有一次机会,你救谁?救老婆吧老娘就死了,老娘可是生自己养自己的人呀,对自己百分百的好,怎么能舍弃呢?那就要老娘舍老婆,可老婆是要和自己过一辈子的人,天天陪着睡觉呀,真是烦恼,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这就叫二律背反。
【道的二律背反】
老子研究中的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即老子的道究竟是物质实体抑或是精神实体的问题。然而,若要在正理解老子,没有必要陷入这种经院式的循环辩论中,而应当深入分析“道”的真实意义。如果打破老子思想的神秘外壳,通而观之,那么老子的全部哲学可以提挈领地概括为三句话,即:太初有道。
其道一为“变”,二为“反”。
圣人用之:明道,通变用反。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章)。这两句话是《道经》的开篇之首,对于老子全书具有提纲挈领的意义。它以思辨的形式,道出了规定与否定、有限与无限的辩证关系。
斯宾诺莎曾经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规定就是否定。”斯氏的这个命题所提示的是这样一个道理;对于具有无限性的实体来说,在质上对它的每一种确定,都必然意味着对其无限性的限制,因而意味着否定。
斯宾诺莎曾经把无限性比做一个圆环。因为一个线段当它构成封闭的圆圈时,是既无起点也无终点,因而在质上是无限的(尽管它在量上是有限的)。而其它任何一种开放区间的线段,则无论在量上可以延展多么长,但在质上总是受到起点和终点的规定,因而是有限的(正是在同样的意义上,黑格尔把“绝对理念”也比做圆圈)。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个命题,与斯宾诺莎的“规定即否定”这个命题具有相同的涵义。老子认为,道本身无起点亦无终点,“绳绳兮不可名”(14章),是不可规定的无限实体。但另一方面,老子又认为,道也不是栖身于宇宙之外的一个超越物,它存在于宇宙中,存在于事物中。
这里老子实际提出了一种蕴涵矛盾结构的命题,即:
一方面
道不可道,不可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1章)
道无形,无象。(“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14章)
另一方面
道可道,名可名。(“吾不知其名,强为之名,字之曰道。”)(15章)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圆众甫。”(21章)
道有形,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象”,“其中有精”。)(21意)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康德所谓“二律背反”,也就是逻辑上的所谓“悖论”。
黑格尔曾指出:“东方的哲人每每称神为多名的或无量名的,……因为有限的名词概念,不能满足理性的需要。”(《小黑辑》第 109页)老子之所以视道为不可道,不可名其原因盖也在于此。
老子认为,驾驭着万有而又超越于万有之上的道,乃是万物所生的本根。“夫物芸芸,各归其根”(16章)。由这一观点中,他引出反感觉论的认识论。他说:“天下有始,司以为天下母。即得其母,以知其子。”(52章)“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47章)“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47意)
宇宙中的万物纷纷芸芸,而“道”却是他们的总体、本根。由于万物形态及现象的多样性,所以任何感官的把握都只能达到片面的局部。只有理性的思辨才能把握万物的总体实体和本体,“道”。从而做到“不行而知,不为而成。”
老子贬低感性认识的原因,是因为他从宇宙现象和人世经验的流动不居中,意识到感性认识的表面性、片面性、偶然性、主观性。黑格尔指出:
“对那些断言感官对象的实在具有真理性和确定性的人,他们最好是回到那最低级学派的智慧……因为对于那些了解了这种神秘的人不仅仅达到了对感官事物的存在的怀疑而且甚至于对它们的存在感到绝望,他们一方面否定了感官事物,一方面也看见感官事物否定其自身”。(《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第241页)
老子正是从对感性事物的这种否定中走向对感性知识的怀疑和否定。他要求越过感性现象而直接深入到对宇宙实体——道的认识。他认为只有通过对这种普遍规律的认识才可以推导出对各种特殊事物的先验性的认识。所以老子这种反感觉论的认识论,实质乃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种尚处在萌芽形态的理性主义。
【龚修森 教育的二律背反】
二律背反说的是两个互相排斥但同样可论证的命题之间的矛盾。中国中学教育现在就在一种奇异的二律背反中震荡。
就语文而言,很多中学生是热爱文学的,但是他们却不爱语文,因为他们自己阅读文学作品时感到的震撼和乐趣,语文课没有能够让他们体会到。另一方面,现在又有不少在语文习题方面刻苦钻研并获得好成绩的学生,但他们不爱文学,特别是对文学经典不感兴趣,他们缺乏对美的敏锐感受力,其内心也缺少对于自我的深刻体验。
就数学而言,复制例题是常规武器。一位数学特级教师说:“学生只要能复制例题就可以得高分。这种数学教学方法把数学变成一种反复再生的科目,变得枯燥无味。而且,这种数学教育让学生获得的社会行为也只能是因循,只能是屈服于外界的权威。”(南京师大附中马明)但是在很多学校,“复制例题”是得心应手的教学方法,再说,既然它“可以得高分”,是否获得因循或屈服外界的“社会行为”也就不是什么大事,甚至是离数学太遥远的事。
学习科学的动机是什么?这当然因人而异。爱因斯坦说,科学给了人智力上的快感,修养有素的人总是渴望逃避个人生活而进入客观知觉和思维的世界。他不同意有些人把科学家普朗克专心致志的态度归因于非凡的意志和修养,而认为促使普朗克发奋工作的精神状态,同宗教信奉者或谈恋爱的人的精神状态相类似,每日的努力并非来自深思熟虑的意向或计划,而是直接来自激情。① 可是中国的现实,是动机已经高度的功利化。一个刚入学的高一学生,就会很急切地问物理教师:这个知识点高考考不考。现行教育制度撕下了罩在知识上的美丽面纱,并且生硬粗暴地把知识切分为有用的和无用的两种,把“(有用的)知识改变命运”变成“考上大学才有前途”的代名词。
但“知识改变命运”却又一语成谶,而且在最具讽刺性的意义上展示给公众。不少对教育现状深感忧虑的专家、学者、教师,他们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深恶痛绝,他们敏锐深刻地为中国教育计深远。但是他们中的不少人就是从应试教育中脱颖而出,才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是大学教育,使他们获得了对基础教育的反思能力、对中小学教育中违背教育规律做法的批判能力、对应试教育对自己精神成长的伤害的解毒能力。如果当年没有跨过高考这道决定性的门槛,这些具有前瞻意识、超越精神与世界眼光的疾呼者现在在什么地方?
教育是超越的还是现实的?教育是超越的。教育不断地提升人,救赎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② 正是基于这一目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它的报告中提出了“教育:必要的乌托邦”这一发人深省的深刻命题。另一方面,教育又是现实的。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教育使一个农家孩子走出山村,教育使一个城市孩子获得稳定的职业,教育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预定或预支了一个孩子(甚至孩子的孩子)的事业、婚姻和社会地位。
应当提倡终极关怀,又应当提倡当下关怀;应当注重使中学生获得适应高校学习的持久学力,又应当注重使中学生获得进入高校的较高平台;应当不透支学生(的精力以及对人生对工作的热情与兴趣),又应当“苦其心志”;没有一个中学生不希望得到纯粹的素质教育,但也没有人不拒绝考不上大学的教育;没有一个中学生不渴望得到有利于终身发展的发展,但这种发展又得有利于他们获得进入大学发展的机会;应当不片面追求升学率,但在当下又一定得要升学率;一些理想主义者耻于谈论升学率,但是当一个坚持素质教育的学校升学率下降的时候,就有可能引发社会的某种不信任情绪,造成对素质教育的误解与敌对,从而使素质教育的推进面临想象不到的困难。
素质教育一定不能获得较高的应试成绩?当然不是这样。但是,到现在还坚持素质教育的高级中学,不少是在录取初中毕业生时占尽先机的重点中学,而他们录取的高分学生,很多是初中应试教育的成功者。这些学校,一方面从应试教育的稻田中抢走谷粒饱满者,一方面借此打足了底气去抨击应试教育,然后踌躇满志地实施素质教育。迄今为止,似乎还没有听说哪一所重点高中为了素质教育的理想正色宣布不以高分为录取标准而以素质为录取标准。
北京、上海是中国最大的文化城市,也是素质教育搞的最好的城市。但是,这两座城市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显著低于其他省份,这里的孩子是在用另一种游戏规则与全国的同龄人进行竞争。当北京的教育界人士就素质教育高谈阔论的时候,外省被骂得狗血喷头的“以应试教育为能事”的同行则撇撇嘴大不以为然。有人为北京这样的素质教育“孤岛”而赞美,但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从社会公平原则出发,喊出了批评之声。
应试教育害了一代人。新课程方案与各科课程标准的颁布,宣告了新一轮课改的开始,宣告了拨乱反正的决心与信念。这个方案,时代特点鲜明,创新精神突出,教育理念先进,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行动纲领。但是,最新的课例分析表明:“课堂热闹了,孩子动起来了,但实际收获少了”的情况不在少数,值得高度关注。另外,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把原先跨度为3学年的必修课压缩为1.25学年,而用其余时间进行选修课学习,是否会使原本必要的通识教育受到影响?一个学生在“某几个专题”方面的收获与他在“基本素养”方面的缺失比较起来,利弊得失孰轻孰重?另外,由于学生所选科目的参差,1.25学年以后的教学,势必打破行政班教学模式,而形成跑班就课式,这种形式将对课堂纪律构成全局性的严重挑战。还有,在这种课堂组织形式下,原来的班集体将名存实亡,这又将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构成全局性的严重挑战。集体活动的诱惑力、班级凝聚力、学生对于集体的温暖的归属感等等富于人文气息的学校文化基因,也将在跑班的匆匆脚步声中不同程度地悄然解构。选课有利于个性发展,但跑班使学生失去了情感家园而一直“在路上”。
此次课程改革具有狂飙突进的激进风格,但实施改革时的激进作风却将催生种种危机。改革需要的不是头脑发热,不是“大跃进”,不是一哄而上。“要顺利推进这样一场复杂的变革,必然要在各种因素之间,在新与旧、快与慢、破与立、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新的平衡。任何简单化、单一化、排他性的激进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可能招致课堂生态的失衡,进而导致课程改革的失败。”③ 专家警告,要避免在课程改革历史上曾经一再出现的忽左忽右的“钟摆现象”。但是,这种现象已露端倪。而且,由于简单盲目、好大喜功等思维、品质因素,在大范围内剧烈“钟摆”从而造成教育灾难的可能性显然令人忧虑地存在着。
高考是比较公平公正的选拔人才的方式,但是高考又是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揭开了中国教育史辉煌的一页,遗憾的是,课改专家直到现在也没有拿出一个稍微清晰一些的“考改”方案。专家们拿出了“新鞋”,鼓励大家走“新路”,但对于大家关心的“新路”上的那个枢纽站点的方位却一直语焉不详。在语文方面,一些老师拿出的高考改革试卷要求学生必须阅读过大量文学经典,这的确是语文考试回归语文本体之路,不少教师感到欢欣鼓舞;但是贫困地区的学生买课本尚且困难,学习成本的猛增将使他们无法承受,这样,理念先进的韬略就成了违背社会正义的阳谋。这种矛盾又牵扯出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的沉重话题。
种种命题,互相排斥,但又同样可论证。中国中学教育就在这种深刻的二律背反中痛苦,挣扎,思考,呐喊。这种现实告示我们:教育,事之大者,不可使气任性;矛盾,盘根错节,需要理性分析。如果感到比赛进行得不优雅,那不是运动员的错,也不是教练员的错,唯一正确的做法是,坐下来,在对立命题的论证中修改游戏规则。

收起

又是鸡蛋和鸡的问题 哎

康德的二律背反①正题:世界在时间上有开端,在空间上有限.到底是怎么论证的?书上的我看不懂,可以简要论述一下么?正题:世界在时间上有开端,在空间上也有界限。证明:如果我们假定 康德:二律背反的证明 假定世界在时间上没有开端,那就意味着在当下这一时刻,一个无限的事物系列已经完成肿么回事?有点不解.能不能解释下没有开端是不是意即永恒?为什么在“当下”无 康德二律背反的理解世界有时间上之起始,就空间而言,亦有限界.证明 吾人如假定为世界并无时间上之起始,则达到一切所与时间点,必已经历一永恒无始之时间,因而在世界中已经过事物继续状 康德的“二律背反”为核心的消极辩证法主要内容是什么? “幸福和德行的二律背反”如何解释康德的理论 康德哲学里面的物自体二律背反用英语怎么说? 康德二律背反与罗素悖论之类属于同范畴吗?似乎康德二律背反是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它们各自本身合乎逻辑;而罗素悖论是一个命题自身就有矛盾,似的... 求:康德著作的时间表意思是康德某某年写了那本书,在时间轴上把康德的著作标上 康德四个二律背反是什么 是好汉的就慢慢道来. 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是何时? 英国资产阶级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有何重要意义? 世界近代史,现代史开端各是什么?时间 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是什么 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是什么 如何理解康德的一句话道德的普遍法则不可避免地要进入感性经验,否则就没有客观有效性,于是在人的身上必然发生幸福和德行的二律背反,二者只有在“至善”中得到解决. 二律背反 康德的定律 用自己的话用自己的话 阐述个人的理解只要言之有理 分数就送给你 康德哲学(五)1 、 康德是从贬义来理解辩证法,但是他是有道理的.他一共提出了四种二律背反,认为理性无法证明这些超验的论题,也无法否证它们.( 33.34 分) 是 否2 、 康德认为理性也有先天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