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静夜》的意境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3 03:00:50
郭沫若的《静夜》的意境是什么
郭沫若的《静夜》的意境是什么
郭沫若的《静夜》的意境是什么
一、背景说明
《静夜》选自诗人第二部诗集《星空》.《星空》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其间诗人于1921年4月和次年暑期两度回国.面对当时中国的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但五四时期那种勇猛的反抗精神和烈火般的热情已经消退,有的只是“潮退后的一些微波,或甚至是死寂”(郭沫若语).所以,在《星空》中,诗人流露出较浓重的失望和悲愁情绪,虽然表现了要求奋飞、新生和自由的愿望,但另一方面又包含了逃避现实、独善其身的消极情绪.这是《星空》给人的整体阅读印象.解读《静夜》时必须联系上述具体的时代背景.
二、诗歌解读
这首小诗共两节.
第一节,写人间的月色和晚景.这是诗人站在地上写景.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淡淡的月色,笼罩着村外的那一片松树;天上团团白云之间,隐隐约约露出了几颗星星.短短四句,描绘了一幅极其宁静、美好的月夜晚景图,把人带进一个超现实的梦的世界.这为诗人下面展开联想营造了氛围.
第二节,写天上鲛人的故事.诗人展开想像的翅膀,飞向那茫茫的星空,描述了一个凄婉的故事.诗人抬眼看到的是一条海雾蒙蒙的天河,由这令古今多少人引发无穷联想的天河,诗人又想到了传说故事.可诗人这一次所写的不再是牛郎织女,而是传说中的鲛人.牛郎织女的故事可能家喻户晓,鲛人流珠的传说人们也许就比较陌生.面对茫茫的天河,诗人并不能真正看见什么,只是凭想像,猜测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这是一个非常凄美的场面.在这月华满天的时刻,诗人想到天上的鲛人对月流珠,其实是诗人自己在对月深思.诗人此时的哀伤、无奈、惆怅,在这样凄清的月色之下,化作了诗行,这也可视为诗人的“流珠”吧.
这首小诗,写于诗人留学日本时期,其中包含了个人对于时代的失望情绪,也隐隐流露出对于祖国、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诗歌写得清幽、典雅,有着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如一首小夜曲,流过人们的心田,给人美的享受.
三、诗人简介
郭沫若(1892—1978),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乳名文豹,号尚武,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四川乐山人.幼年受家塾教育,阅读了大量古典文学作品.小学和中学时代,通读《庄子》《楚辞》《史记》等书,并阅读了梁启超、章太炎等人的政论、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和林纾的翻译小说,受到民主主义思想的启蒙和影响.1914年赴日留学,先后接触了泰戈尔、歌德、海涅、席勒、莎士比亚、雪莱、惠特曼及北欧、法国、俄国进步作家的作品,哲学上受到泛神论的影响.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1919—1920年之交,完成第一本诗集《女神》的创作,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1921年回国,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发起成立“创造社”,从事新文学活动.1924年起,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倡导“革命文学”.1926年初南下广州,出任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北伐战争中,先后担任北伐革命军政治部秘书长、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等职.1927年3月写了讨蒋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揭露其反革命阴谋.同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于1928年流亡日本,致力于中国古代历史和古文字学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两周金文辞大系》《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金文丛考》等,成为中国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史学的开拓者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只身回国,从事抗日救亡运动,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等职.皖南事变前后,写了《棠棣之花》《屈原》等六部历史剧,很好地发挥了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作用.1944年3月,为纪念明末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三百周年,写了长文《甲申三百年祭》,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受到毛泽东同志的赞扬.解放战争时期,勇敢地站在民主斗争的前列,领导了文化界同国民党统治者的斗争.1949年后,历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文联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一生主要文学著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瓶》《前茅》《恢复》《蜩螗集》《战声集》等;散文《我的幼年》《反正前后》《创造十年》《北伐途次》《沸羹集》等;戏剧《三个叛逆的女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高渐离》《蔡文姬》《武则天》等;另有《沫若诗词选》及翻译歌德的《浮士德》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有《郭沫若全集》.
四、《静夜》赏析
这首诗写得宁静、典雅,遣词造句和诗行的组织,都富有古典诗词的风味.在这笔墨空灵的画图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遐想.异国海边的静夜,有着“对月流珠”的鲛人的幻影,这难道不是诗人眷怀祖国、感怀世事的心灵的投射吗?
诗的标题是《静夜》,诗中用了大部分笔墨描绘静谧的夜景.诗的第1小节描绘了一幅极平常的画面:月光淡淡,村外的松林沐浴在月光里;天上白云团团,星光点点,这些景致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见到的,透过诗,读者仿佛看到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一人踱到屋外,随意地看那淡淡的月光、月光下朦胧的林影,抬头看那云团中漏出来 的疏星.如果顺延着这条平淡无奇的写景的思路写下去,充其量也只是一首写景的好诗罢了,但第2节一开头,诗人劈头问道:“天河何处?”这一问使全诗的境界得以拓宽和提升,把读者的视野与心胸带到那广袤的宇宙之中去了.作者似乎想引领读者的思绪去“精骛八极”、“神游万仞”,似乎想让读者的眼光透过茫茫的黑夜,看到星夜的无穷深处,但紧接着的一句“远远的海雾模糊”又把读者刚刚放开的心神收拢回来,模糊的海雾能阻挡住人的视线,却不能阻挡那脱缰野马似的想像.此时,放飞的心欲罢不能,已想到了很远很远——“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这一句是极好的证明,证明诗人的想像的确已穿过了那茫茫的海雾,想像着有一位“鲛人”立在岸边,对着月亮无声地流下串串珍珠泪……“鲛人”是喜极而泣,还是伤心落泪?抑或是无穷的思念?这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回味.这就是诗,这就是郭沫若的诗!这就是想像,这就是郭沫若的想像!如果没有后一节的想像,前文的景是呆板的没有生气、没有活力的景,有了后一节的想像,才使得司空见惯的景变得空灵、美丽.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前后两小节诗虽有写实与想像的区别,却共同写出一个“静”字,全诗的氛围是谐调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