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充《论衡·实知》解释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子贡曰:“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乎学.”五帝、三王,皆有所师.曰:是欲为人法也.曰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4 14:06:34
汉·王充《论衡·实知》解释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子贡曰:“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乎学.”五帝、三王,皆有所师.曰:是欲为人法也.曰
汉·王充《论衡·实知》解释
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子贡曰:“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乎学.”五帝、三王,皆有所师.曰:是欲为人法也.曰:精思亦可为人法.(何)必以学者,事难空知,贤圣之才能立也.所谓神者,不学而知.所谓圣者,须学以圣.以圣人学,知其非圣.
(1)法、为、空、立是什么意思?
(2)解释全文
汉·王充《论衡·实知》解释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子贡曰:“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乎学.”五帝、三王,皆有所师.曰:是欲为人法也.曰
78·22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子贡曰:“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乎学.”五帝、三王,皆有所师.曰:“是欲为人法也.”曰:精思亦可为人法,何必以学者?事难空知,贤圣之才能立也.所谓神者,不学而知.所谓圣者,须学以圣.以圣人学,知其非圣.天地之间,含血之类,无性知者.狌狌知往,鳱鹊知来,禀天之性,自然者也.
【注释】
夫子:这里指孔子.
引文见《论语·子张》.
引文见《论语·为政》.
皆有所师:《韩诗外传》五:“黄帝学乎大填,颛顼学乎录图,帝喾学乎赤松子,尧学乎尹寿,舜学乎务成子附,禹学乎西王国,汤学乎贷子相,文王学乎锡畴子斯,武王学乎太公.”圣:据文意疑当为“神”字.
狌狌知往:参见22·12注.
鳱(gān甘)鹊:喜鹊.《龙虚篇》22·12作“乾鹊”.鳱鹊知来:参见22·12注.禀天之性:王充认为万物的本性都是承受上天自然而然施放的气而形成的,所以这里这样说.
【译文】
人的才智有高低之分,认识事物要通过学习才行.通过学习才能知道,不请教别人就不能认识事物.子贡说:“我的老师是无处不学习的,可是又何必要有个固定的老师呢?”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学问.”五帝、三王,都是有所师法的.有人说:“这是为了给人们做榜样.”我说:精心思考也可以作为人们的榜样,为什么一定要以勤学做榜样呢?事理很难凭空思考而得知,贤圣的才能却可以通过学习而具备.那些称为“神”的,是不学而知的;哪些称为“圣”的,必须通过学习才能成为圣.因为圣人也需要学习,所以知道他并不是神.天地之间,含有血气的动物,没有天生就知道一切的.猩猩知道过往人的姓名,喜鹊知道未来的喜事,因为它们承受了天的本性,自然就是如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