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一下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话‘‘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标榜“境界说”提到:“内足一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境中生意,意中生境,合而观之则达到了意与境合,深化一体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22:21:56
解释一下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话‘‘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标榜“境界说”提到:“内足一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境中生意,意中生境,合而观之则达到了意与境合,深化一体
解释一下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话‘‘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标榜“境界说”提到:“内足一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境中生意,意中生境,合而观之则达到了意与境合,深化一体的程度.
解释一下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话‘‘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标榜“境界说”提到:“内足一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境中生意,意中生境,合而观之则达到了意与境合,深化一体
“境界说”是《人间词话》中包含了丰厚意蕴的核心概念,然而遗憾的是,王国维因为受中国古典文论、美论几千年来重“体悟”轻分析的影响,却没有对之进行系统、明确的理论阐释.尽管如此,联系这本著作里的理论内在逻辑和各篇章的互释,我们仍然能够较为清晰的揣探其理论内涵之所指.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论述到:
元剧最佳之处,不在其思想结构而在其文章.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4]P543
又在《人间词话》手定稿六中提到: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5]P18
《人间词话删稿》十三中则指出:
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4]P543
这样,“境界”的理论内涵便较为明晰地显现出来了,用马正平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一种感受、气氛,一种情调,一种心灵空间,一种感觉,一种艺术的高度、精神的高度,一种人的生命自由的状态与体验”.[6]P40-41即是说所谓“有境界”,就不仅要有“情”和“景”两种艺术成分,而且要有一种充满活力的生命意识(真性情),把两者完美和谐地熔铸为一体,从而进入到有意向性的总体性情境,在其中艺术美得以渐次升华,达到生命自由的诗意凝聚.
以上是对“境界说”的整体概括,下面就将以王国维对“境界”这一丰厚概念的论述展开具体审读:
(一)“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是构成王国维“境界说”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般认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是指作者在作品中所展现的主观情绪状态,如果情绪强烈直率,使“物皆著我之色彩”,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之类就是“有我之境”;而感情以含蓄、委婉的方式表达出来,达到“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以物观物”的状态,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就是“无我之境”.
而从狄尔泰"精神科学"理论的角度看来,这其实是一种“表达”的差异性.诗歌作为一种有意向性的精神的客体化物,是以生命的“表达”形式存在的,它同样代表着不断自由流动的人类经验.于是当主体执着于对自身生命状态的关注,那么这种情绪心理就会影响他的创作,使他的精神客体化物——诗歌,在进行“表达”的时候就随之不加掩饰地熠射出激越的生命冲动,这就形成了“有我之境”.而当主体处于平和安详的心境中,脱离了对外在功名、利害等欲念的考虑时,那种生命的宁静则会从他的心灵深处缓缓浮现,他的诗歌就因此呈现出静美空灵的“表达”状态,是为王国维所谓“无我之境”.这也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手定稿四中所提到的相契合:“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5]P11
此外需要补充的是,无论主体心境如何,作为精神的客体化物的诗歌,都是由持续进行“体验”的主体的内心之中产生的,其中必定包含着关涉主体的心理脉络,所以不管是“有我之境”还是“无我之境”,“我”(主体)的巨大影响都是客观存在的,故此不能片面地认为“无我之境”就是诗歌在“表达”时完全脱离主体,这是也与王国维《人间词话》里无论“动”“静”皆是“人”发出之意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