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离骚的感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3 02:20:07
对离骚的感想
对离骚的感想
对离骚的感想
屈原的《离骚》有着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我想这也正是屈原执著性格的体现.然而像屈原这样“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诗人是不多见的.
面对“谗谄之蔽明,邪曲之害公,方正的不容”,屈原没有选择“变心而从俗”,虽然总是问自己“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但最终还是眷顾楚国,系心怀王,未尝“远逝以自疏”.
我觉得这样的自问自答很值得思考,为什么屈原明知道如何做可以得到世俗的肯定,而又偏偏坚持自己的刚直呢?
史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是屈原和渔父的一段对话:
渔父:“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
屈原:“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麱其糟而啜其麶?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沐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
屈原对渔父的质问,虽然作出了回答,但他实际上并没有给出明确地理由,只是用比兴的手法加以说明.那么我想,渔父还是不知道他真正的信念所在.这也正是屈原所说的“世溷浊而莫余知兮”,他想,他知道世人溷浊的理由,即与世推移,游刃其间,而他认为世人不知道他清醒的理由.所以有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把自己比作辟芷、秋兰、鸾鸟、凤凰,而把其他人比作艾草、粪壤、雄鸩、乌雀,显然把自己与其他人划分开,这是冲动而不理智的做法.因为,在当时,没有人会因为屈原的诗好,或由于他自称的内美和修能而帮助他.屈原由于谗人间之,而冲动地生怨于所有人,致使所有人都不能容他.也许,屈原致死也未必能认清这一点.
不过,我并非要否定屈原,屈原的处世方法有待商榷,但他的执著精神是非常可贵的.我认为,现在很少有人能拥有他的勇气.在荒谬的现实中,多数人选择妥协以适应环境,如果真的有一个像屈原那样敢于坚持本性的人,也会被其他人看作是不理智的傻瓜.
试想我们的身边,假如有一个跟我们非常亲密的挚友,因为要坚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东西,而与现实发生激烈的矛盾时,“理智”的我们会如何做呢?我想,我一定会劝他成熟一点,不要由着性子来,先把事情敷衍过去.在我们看来,妥协与适应是最好的处世之道,凡是有违中庸的,我们就视为偏激.屈原就是因此,而倍受争议.即便是喜欢屈原的人,估计也没什么人敢学他.
如果一个人从没有坚持过什么信念,没受过什么挫折,我想,他是不会去读《离骚》的,即使读了,也看不懂.在随波逐流的鱼儿眼中,河中伫立的岩石是顽固而愚蠢的,它们看不到岩石的坚贞与痴狂,岩石的执著所激起的美丽的浪花,也被当作是固执所带来的苦痛的代价.两种不无道理的视角,如何能相互沟通呢?所以一个认为另一个溷浊,而一个则认为另一个可笑.“何方圆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然而在多数的现实中,人们的执著又是如此的脆弱.就我们身边来说,高考作文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它对于我们的个性与执著,可以算是一次大规模的围剿.假如你的个性正对它的胃口,那么你是相当幸运的,因为你可以坚持自我.假如你喜欢写晦涩懵懂的文章,喜欢写消极忧伤的文章,喜欢写光怪陆离的文章,喜欢写别出心裁的文章,那么你就要小心了,很可能,你就要为此付出苦痛的代价,或者说为此而激起美丽的浪花(如果在那之后你还认为它值得的话).我就见到过很多活生生的例子,有很多人,文笔非常棒,也看过很多书,就是因为在写作风格上不肯妥协,而名落孙山.按照高考作文的逻辑,《离骚》有可能得满分,但更可能只得2、30分.那些因此而落榜的考生,也像屈原一样的怀信侘傺,直到他们妥协.所以出现了这样的歌词:“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我想如果屈原听到这首《海阔天空》,一定崩溃了!
如果连我们都能意识到,该妥协的时候就要妥协,否则就会吃大亏了,屈原怎么会意识不到呢?在《离骚》中,屈原也写到了,他原来认为非常好的弟子也背弃了他,不佩带香草而改佩带恶草了,我想屈原不会不知道坚持自我要付出什么代价.然而,他竟一如既往的刚正耿直.你能简单地评价他为可笑或可悲吗?我觉得世间有时确实有这样荒诞的事,如莎士比亚所说的“天才的汗水换来小人的鄙视”.而屈原勇敢地承受了这一切,并为后世开创了一条执著的大路,虽然这条路的尽头不那么尽如人意吧,但至少证明有人可以做到不向荒谬的环境妥协.
鲁迅说过:“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讲,屈原又是幸福的.屈原是一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也许,在他的一生,那个所谓的梦也从未醒来过,直到他决定死前,梦也没有破灭过.然而他却说自己是最清醒的.如果这算幼稚的话,那么我认为很多“早熟”的人需要这种幼稚:屈原可以一生坚信自己的理想,你为什么不能再多坚持一、两年自己的信念呢?很多年轻人过早地从梦中醒来,浅尝辄止,往往因而错失不少机会.
在我们为学分积而努力的大学生活中,很多可贵的东西都被淡漠了.情感、爱好、美德……更不用提“屈原”了!
当然,在现代的社会中,屈原的那种执著是被置疑的.但这并不表示《离骚》不值一读,我想如果一个人读完《离骚》后能感受并理解那份凄美的执著,那么他就很有收获了.
http://218.94.6.203/courses/%E4%B8%93%E5%8D%87%E6%9C%AC/%E5%85%AC%E5%85%B1%E5%9F%BA%E7%A1%80%E8%AF%BE%E7%A8%8B/%E5%A4%A7%E5%AD%A6%E8%AF%AD%E6%96%87/WebCourse/course/ch4/xsypx04.htm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