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好人有哪些及事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4 04:08:25
中国古代的好人有哪些及事例中国古代的好人有哪些及事例中国古代的好人有哪些及事例.仓颉  仓颉又作“苍颉”.传说中黄帝的史官.他用祖传的结绳记事的办法替黄帝记载史实.时间一长,那些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绳

中国古代的好人有哪些及事例
中国古代的好人有哪些及事例

中国古代的好人有哪些及事例
. 仓颉
  仓颉 又作“苍颉”.传说中黄帝的史官.他用祖传的结绳记事的办法替黄帝记载史实.时间一长,那些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绳结都记了些什么,连他自己也忘记了.因此,仓颉想造出一种简单易记的符号,用来表达思想,传授经验,记载历史.因为怕人打扰而延误了时间,仓颉把自己关了起来,开始专心地创造新的符号.为了叫起来方便,他给这些符号取了名字,称为“字”.这些字都是依照万物的形态造出来的.比如“日”字,是照着太阳红圆的模样绘的;“月”字,是仿照着月牙儿的形态描的;“人”字,是端详着人的侧影画的;“爪”字,是观察着鸟兽的爪印涂的.仓颉就是这样细心观察万事万物,辛辛苦苦造字.一天天过去,仓颉创造出了我们今天用的所有汉字,并将它们传授给了后人.
  2. 后稷
  周后稷,其母姜原,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足迹,踏之,践之而动如孕.生一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从他旁边过都不踩它;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弃为儿童时,好种树麻﹑菽,麻﹑菽.成人后,好耕农,相地之宜,善种谷物稼穑,民皆效法.尧听说,举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稷是个大农业家.
  3. 殷契
  殷契,母曰简狄,娀氏女,与宗妇三人浴于川,玄鸟遗卵,简狄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封于商,赐姓子氏.契兴于唐﹑虞﹑大禹之际,功业着于百姓.
  4. 关龙逢
  夏桀时大臣,因忠谏而被桀所杀.据《韩诗外传》记载,夏桀时,建造的酒池中可以运船;堆起的酒糟足有十里长,池中之酒可供牛饮者三千人.关龙逢向夏桀进谏说:古代的君王,讲究仁义,爱民节财,因此国家久安长治.如今国王您如此挥霍财物,杀人无度,您若不改变,上天会降下灾祸,那时定会有不测的结果.他恳请国王改变这种情况.说毕,立于朝廷不肯离去.夏桀大怒,命人把他囚而杀之.关龙逢因忠谏被杀,在夏王朝内外引起很大不满,很多人都不敢直言进谏,只想远远离去.
  5. 益
  伯益 禹之大臣,名益,嬴姓.伯为爵称.舜时任虞,禹治水时益辅佐有功.禹按传统的禅让制度,曾举荐皋陶为他的继承人,但皋陶早逝.于是,禹又举荐益为他的继承人.禹在东巡途中死于会稽「以天下授益」.益继位后,禹之子启与益发生争夺王位的斗争,益被启所杀.一说益推让,到箕山之阳隐居,于是启继帝位.
  6. 孔融
  孔融(153-208),字文举,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孙.少聪慧好学.大将军何进举为高第,为侍御史,官至虎贲中郎将,以忤董卓,转议郎,为北海相.在郡置城邑,立学校.献帝迁许,徵将作大匠,迁少府,反对恢复肉刑.时曹操秉政,因年饥禁制酒,融上书争之,语多侮慢,遂被免官.岁余,复拜中大夫.建安十三年(208年)他当着孙权使的面,讪谤曹操,终于被杀,妻子皆被诛.所作文字,简洁犀利,多讥嘲之辞,后人将其列入「建安七子」.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孔北海集》.
  7. 郭泰
  郭泰 (128—169)东汉名士.太原介休(今属山西)人.字林宗.东汉末为太学生首领,与朝士李膺、陈蕃等相结交,言行为时所重.第一次党锢事起,被太学生标榜为“八顾”之一,意为能以德行接引人物.不受官府征召,后自洛阳归乡里,士大夫纷纷至黄河岸送行,有车数千辆.他虽好褒贬人物,然也不危言骇论,故不在禁锢之列.党锢之祸起,遂闭门教授生徒.
  8. 李固
  李固 (94-147)东汉大臣.汉中南郑(今属陕西)人.字子坚.少好学,与江夏黄琼等并知名于时.后因对策指斥时政,要求"权去外戚、政归国家",为议郎.历任荆州刺史、太山太守,政称天下第一.旋改将作大匠、大司农.冲帝即位后,任太尉,与大将军梁冀参录尚书事.冲帝死,以建策立清河王不附梁冀,为冀所忌,因被免职.桓帝即位,为冀所诬,逮捕治罪,遂死于狱中.
  9. 山涛
  山涛(205─283),字巨源,「竹林七贤」之一.西晋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早孤,家贫.好老庄学说,与嵇康、阮籍等交游.山涛将离选职,欲召嵇康代之,嵇康致书与之绝交.年四十,始为郡主簿.山涛见司马懿与曹爽争权,乃隐身不问事务.司马师执政后,欲倾心依附,被举秀才,除郎中,累迁尚书吏部郎.司马昭以锺会作乱于蜀,将西征,任涛为行军司马,镇邺.昭进爵晋公,涛主张以司马炎为太子.炎代魏称帝时,任山涛为大鸿胪,加奉车都尉,进爵新沓伯.出为冀州刺史,甄拔隐屈,搜访贤才三十余人.入为侍中,迁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左仆射等.每选用官吏,皆先秉承晋武帝之意旨,且亲作评论,时称《山公启事》.曾多次以老病辞官,皆不准.后拜司徒,复固辞,乃归家.有集十卷,亡佚,今有辑本.
  10. 王导
  王导(276─339),字茂弘,东晋大臣,琅邪临沂(今山东)人.出身世家大族,初袭祖爵即丘子,任东阁祭酒,后参东海王司马越军事.与琅邪王司马睿素亲密.永嘉元年(307年)睿任导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并采纳导之建议,移镇建康(今江苏南京).后再任导为安东司马,以为谋主,另任导之从兄王敦为扬州刺史.睿素无重望,恐南方大族不附.导乃设谋于三月上巳,睿出游时坐大轿,仪仗威武,导与敦等北方大族皆骑马从行,江南大族纪瞻、顾荣等见之,始来归附.太兴元年(318年)睿称帝,建立东晋,王导联合当时南迁的北方士族与南方本地士族,共同拥护司马睿为帝,王导任丞相,敦任荆州刺史,统重兵镇长江中上游,时称「王与(司)马、共天下」.后睿感到威胁,王导渐被疏远.元帝死后,导继辅明帝、成帝二朝,致力于稳定东晋在南方的政权.
  11. 谢安
  谢安(320─385),字安石,东晋政治家.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其家族是流寓江东的北方世家大族,早年高卧东床,年四十余始出仕.简文帝卒,桓温专权,求朝廷加九锡以准备禅让,谢安等故意拖延至温病死.桓温死后,孝武帝年幼,谢安累官至侍中,独揽朝政,政由安出.谢安为相,施政宽和,不以小察为事.为了拱卫京师,培植朝廷军事实力与北方抗衡,故将北来侨民征募为北府兵,由侄谢玄统率,改变了荆、扬两重镇的均势.及后前秦攻下梁、益,占领襄阳,又南进徐、淮,东晋政局不安.太元八年(383年),苻坚以号称百万之众伐晋,京师震恐.谢安任征讨大都督,坐镇建康,运筹帷幄,指挥谢玄等取得淝水大捷.翌年九月,谢安请求北伐,令谢玄为前锋,收复徐、兖、青、司、豫、梁六州(今山东、河南、陕西南部地区),但由于谢安父子、叔侄遭会稽王司马道子(孝武帝同母弟)倾陷排斥,未竟其功.自淝水之战后,谢安进位太保、太傅,声望极高.荆、江二州刺史桓冲卒,朝议以谢玄继任.谢安为消除疑虑并调和荆、扬关系,任命桓石民为荆州刺史、桓石虔为豫州刺史、桓伊为江州刺史.但谢安始终不为司马道子所容,太元十年四月,谢安被迫以抵御前秦为名北赴广陵,筑新城留住,返回建康后病卒.
  12. 魏徵
  魏徵 (580-643)唐初政治家.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初为道士.隋末参加瓦岗起义军,失败后降 唐.曾为窦建德所获,后复归唐.太宗即位,任谏议大夫.常犯颤直谏,前后陈谏二百余事.后任侍中,主持编 撰梁、陈、齐、周、隋诸史,封郑国公.曾告诫太宗"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并劝其以隋亡为鉴,认真总结历 史教训.认为君与民好比舟与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应"薄赋敛、轻租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以巩固封建统治.曾主编《群书治要》等书.其言论见《贞观政要》.在法律上,认为:1、法是"国之权衡""时之准绳";治国之本在于广施仁义,提倡德礼,并非严刑峻法;2、法贵宽平,"赏宜从重,罚宜从轻";主张秉公执法,不能因个人好恶喜怒"任心弃法";3、"人有所犯,一一于法",不分亲疏贵贱;4、审案"必本所犯之事以为主",严防狱吏离开事实严讯旁求.其法律思想直接影响了唐初的法制建设.
  13. 房玄龄
  房玄龄 (579-648)唐初大臣.字乔(一说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隋末举进士,任隰 城尉.唐兵入关,归李世民,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后改秦王府记室,以运筹帷握,为李世民网罗人物,策划统一,经营帝位,与长孙无忌等五人叙功评为第一.贞观元年为中书令,后改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封梁国公. 长期执政,与杜如晦并称贞观贤相.曾受诏重撰晋书.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死,陪葬昭(唐太宗)陵.
  14. 泰伯、仲雍
  相传,泰伯、仲雍二人是亲兄弟,生父即周朝太王古公父.本来,泰伯兄弟在古公父去世后应该依次继承王位.但是他们看到父亲特别喜欢第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况且姬昌的确有超人的才能,因此决定主动把继承权让给季历.然后由季历传给姬昌.后来,古公父等人接二连三地要他们继承王位,他们都坚辞不受.为了断绝别人拥立他们的念头,泰伯、仲雍便出逃至远荒之裔的东吴荆蛮地区,断发纹身,遵行当地落后民族的习惯.周部族的人们见他俩意志坚决,就只好拥立季历和姬昌.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泰伯让王"的故事.泰伯到了荆蛮后,荆蛮人为他把家业传给幼弟的义举而感动,纷纷前来投靠、跟随.在他和仲雍的带动下,由开始的一千多家,逐渐发展壮大,进而建立了吴国,建都于吴(今江苏苏州).
  15. 比干
  比干 商末贵族.纣王的叔父,官少师.以纣王淫乱,曾屡次强谏,曰:『君有过而不以死争,则百姓何辜!』乃直言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乎?』乃遂杀王子比干,刳视其心」.相传武王克商后,曾封祭其墓.
  16. 微子
  微子 周代宋国的始祖.名启(又作开),殷商帝乙之子,纣的庶兄.以纣王淫乱,商代将亡,屡次劝谏.王不听,遂出走.武王克商,他持祭器肉袒面缚膝行于武王前乞降.武王释微子,复其位.后纣王子武庚作乱,被周公旦攻灭,即以他继承殷祀,封于宋.传说他为政贤能,为殷民所爱戴.
  17. 伯夷
  伯夷 商末孤竹君长子.墨胎氏.初孤竹君欲以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他不接受,后兄弟二人俱不肯为君而逃亡至周.到周后反对武王伐纣,曾扣马而谏.武王灭商后,他们又以食周粟为耻,又逃亡首阳山饿死.
  18. 叔齐
  叔齐 伯夷为商末孤竹君之长子,姓墨胎氏.初,孤竹君欲以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及父卒,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以为逆父命,遂逃之,而叔齐亦不肯立,亦逃之.后来二人听说西伯昌善养老人,尽往归焉.及至,正值西伯卒,武王兴兵伐纣,二人叩马而谏,说:「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武王手下欲动武,被姜太公制止,说:「此义人也」,扶而去之.后来武王克商后,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逃隐于首阳山,采集野菜而食之,及饿将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19. 鲁仲连
  鲁仲连,战国时齐国人.善谋策,常周游各国,排难解纷.秦军围赵都邯郸,曾一利害进说赵平原君,劝阻尊秦昭王为帝.后十余年,齐国欲收复被燕占据的聊城,屡功不下,他写信劝说燕将撤守.《汉书 艺文志》里有《鲁仲连子》十四篇,已遗失.
  20. 萧何
  萧何(?─前193),泗水沛(今江苏沛县)人.曾任沛县主吏掾、泗水郡卒吏等职,持法不枉害人.秦末随刘邦起兵反秦,刘邦进入咸阳,萧何把相府及御史府的法律、户籍、地理图册等收集起来,使刘邦知晓天下山川险要、人口、财力、物力的分布情况.项羽称王后,萧何劝说刘邦接受分封,立足汉中,养百姓,纳贤才,收用巴蜀二郡的赋税,积蓄力量,然后与项羽争天下.为此深得刘邦信任,被任为丞相.他极力向刘邦举荐韩信,认为刘邦要取得天下非用韩信不可.后来韩信在楚汉战争中的才干证明萧何慧眼识人.楚汉战争中,萧何留守关中,安定百姓,征收赋税,供给军粮,支援了前方的战斗,为刘邦最后战胜项羽提供了物质保证.西汉建立后,刘邦认为萧何功劳第一,封他为侯.后被拜为相国.刘邦去世后,继续辅佐惠帝.萧何病危时,举荐曹参接替自己,保证了汉初政策的连续性.
  21. 汲黯
  汲黯 西汉濮阳人,字长孺.武帝时,任东海太守,继为主爵都尉.好黄老之术,常直言切谏,曾指责汉武帝为“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因建议与匈奴和亲,为武帝疏远.后出为淮阳太守,在任十年死.
  22. 苏武
  苏武(前140─前60)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西南)人,代郡太守,苏建之子.早年以父荫为郎,稍迁中厩监.天汉元年(前100)拜中郎将,奉命持节与副使张胜、假使常惠,募士百余人出使匈奴.侯单于骄狂,并不优礼汉使.时有一个投降匈奴、被匈奴封为缑王的汉人,和其他一些降人,打算劫单于母归汉,副使张胜卷入这一阴谋.事泄,单于欲尽杀汉使,其大臣以为不可,主张拘降汉使,遂传讯武等.武以为这是侮辱,拔刀自尽未遂,单于敬其忠烈,遣医调治,诱逼其降.武不屈,单于怒,幽禁于地窖中,绝其饮食.武以旃毛和雪而咽,得不死.单于又将他远徙至北海(今俄国贝加尔湖)上牧养公羊,告以公羊生乳,方许放归.武在冰天雪地中,掘草根以充饥,牧羊时手持汉节,节旄尽脱仍不释手.昭帝时复与匈奴和亲,请遣返汉使,单于诡称苏武已死.后汉使探知实情,声言汉天子在上林苑射得大雁,雁足系有苏武所写帛书,云在某泽中.单于不得已,交还武等九人,时武在匈奴已十九年.始元六年(前81年)返抵长安,拜典属国.武与上官桀父子、桑弘羊有旧交.后霍光以谋反罪杀桀等,武以此罢官.昭帝死后,武预迎立宣帝事,赐爵关内侯,复为右曹典属国.
  23. 霍光
  霍光 (?—前68)西汉大臣.字子孟,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霍去病异母弟.武帝临危拜大司马大将军,受命与金日磾等共辅昭帝,封博陆侯.后与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争权不合.桀等与鄂邑长公主共谋立燕王旦,事觉被霍光诛,自此光专朝政.昭帝死,迎立昌邑王刘贺,不久废,复立宣帝,仍专朝政.与妻毒杀原皇后许氏,以已女代之,亲党戚属并据朝为宫,前后秉政20年.在任期间,变更武帝时政策.注意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使西汉国力有所恢复.死后妻及子霍禹等并以谋反罪被诛.
  24. 金日磾
  金日磾 (前134-前86)西汉大臣.字翁叔.本为匈奴休屠王的太子,武帝时从昆邪王归汉,任马监,迁侍中.昭帝即位,与霍光、上官桀、桑弘羊等同受遗诏辅政,以其有揭发莽何罗谋反之攻,遗诏封为秺侯.岁余病卒.
  25. 黄霸
  黄霸(?-前51)西汉大臣.字次公,淮阳阳夏人.少习律令.宣帝时,任扬州刺使、颖川太守.为政外宽内明,力劝耕桑,推行教化,治为当时第一.后为御史大夫、丞相,封为建成侯.后世将他与龚遂作为“循吏”的代表,称为“龚黄”.
  26. 丙吉
  丙吉(?-前55)西汉大臣.字少卿,鲁国人.本为鲁史,累迁廷尉监,治巫蛊狱,曾救护皇曾孙.后任大将军霍光长史,建议迎立宣帝.封博阳侯,任丞相,为政宽大.
  27. 袁安
  袁安(?-92)东汉汝阳汝南人,字邵公.少传家学,习《孟子易》明帝时,任楚郡太守、河南尹,为政严明.后历任太仆、寺空、司徒.和帝即位,外戚窦宪兄弟专权,他不避权贵,曾多次弹劾窦氏的专横.其子孙世代任公卿,“汝南袁氏”成为东汉著名的世族大家.
  28. 杨震
  杨震(?-124)东汉弘农华阴人,字伯起.少好学,博览群经,当时称为“关西孔子杨伯起”.历任荆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太尉等职.安帝乳母王圣及中常侍樊丰贪侈骄横,他多次上书切谏,被樊丰所诬罢官,愤而自杀.其子孙世代任公卿,“弘农杨氏”成为东汉著名的世家大族.
  29. 杜如晦
  杜如晦 (585-630)唐初大臣.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父祖世代为官.隋末曾任滏阳 尉.唐兵入关,初任秦王府兵曹参军、陕州总管府长史,后迁陕东道行台司勋郎中.曾随李世民征薛仁杲、刘 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并助其取得帝位.是参与谋划的重要人物之一.太宗即位后,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封 蔡国公(死后徙封莱国公).与房玄龄共掌朝政,制订典章制度,时人号称"房、杜".
  30. 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 (?-659)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唐太宗时任尚书右仆射、司空、司徒等职,封齐国公,又徙赵国公.贞观十一年(637年)曾奉命与房玄龄等修《贞观律》.后佐唐高宗任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于永徽 二年(651年)奉命与律学士对唐律逐条解释,撰成《律疏》(宋以后称《唐律疏议》)三十卷.后因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被诬谋反,削爵流黔州(今贵州),自缢死.
  31. 狄仁杰
  狄仁杰 (607-700)唐大臣.官怀英,太原(今属山西)人.武则天初年任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因被酷吏来俊臣诬谋反下狱,旋放出贬为彭泽令.契丹犯河北,转迁为魏州刺史、幽州都督、河北道安抚大使等,筹划防务.后居相位,以敢于诤谏、执法不阿著称,则天呼为"国老".
  32. 宋璟
  宋璟(663--737)唐大臣.邢州南和(今属河北)人.调露进士.少好学,工文辞.累官御史中丞,为武则天所重.睿宗时为宰相,革除前弊,选拔人才.后因奏请太平公主出居东都,被贬职.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冬,继姚崇居相位.主张宽赋役,省刑罚,禁销恶钱;选择人才,使百官称职.八年,罢相,封广平郡公,世称"宋广平".有集,今佚.
  33. 张九龄
  张九龄 (678-740)唐朝大臣.文土.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武则天时中进士,后任右拾遗.玄宗时吏部选拔人才,曾由他和赵冬曦评定等第.积官至岭南道按察使.为张说所重,说死,以秘书少监代领集贤院事.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次年为中书令,监修国史.任相期间,有直谏之风.曾建议不循资格用人.复置十道采访使,于河南屯田种稻等.又曾主张治裁安禄山败军之罪,以抑其骄横.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为李林甫所谮,罢相.诗文著称于时,有著作《曲江集》.
  34. 姚崇
  姚崇 (650-721)唐大臣.本名元崇,后改元之,因避玄宗开元年号,再改名崇,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南)人.武则天时策对契丹有方,超拔为夏官侍郎,后为宰相,又参与谋诛张柬之兄弟,因功封梁县候.睿宗时又为相,与宋璟密奏令太平公主迁东都,被贬职.玄宗开元初重为相,封梁国公.明于吏道,敢于进谏,反对滥造佛寺道观,不少僧侣因此还俗,又提倡焚埋法来灭蝗等.后引宋璟自代,史称"姚宋".
  35. 裴度
  裴度 (765-839)唐大臣.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贞元进士.宪宗时为相,力主削除藩镇.元和 十二年(817年)官淮西宣慰处置使,奏请取消监军宦官,督师平定淮西之乱,威慑藩镇.后因不满宦官专权,辞官闲居洛阳.
  36. 窦仪
  窦仪(914--966)宋初蓟州渔阳(今天津市蓟县)人,字可象.后晋进士,历任后汉、后周朝官职.宋太祖时,任工部尚书,判大理寺事.曾奉命主撰《建隆重定刑统》(即《宋刑统》)三十卷、《建隆编敕》四卷.
  37. 吕蒙正
  吕蒙正(944-1011)北宋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字圣功.太平兴国进士.太宗、真宗时三度为相.以敢言著称.太宗夸称京城繁盛,他即指出城外饥寒而死者甚多.对辽则主张妥协,景德二年(1005年)辞官回乡时还以"弭兵少财,古今上策"为言.奖掖后进、知人善任,识富弼于髫龄,荐吕夷简于真宗,后俱为名相.
  38. 王旦
  王旦(957-1017)北宋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字子明.太平兴国进士.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任参知政事,澶渊之役时,留守京师.景德三年(1006年)拜相,监修《两朝国史》他曾拒绝契丹、西夏钱杰之请.不凭私臆 ,荐人多厚重之士.天禧元年(1017年)以病罢相.轻声真宗所行封禅、"天书"等活动,则从不反对.
  39. 寇准
  寇准(961-1023),北宋著名政治家,字平仲,华州下(今陕西渭南东北)人.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进士,太宗朝曾在大理、巴东、成安、郓州任地方官,后入朝任枢密直学士、枢密副使等职.为官刚正不阿,敢犯颜直谏,曾一度被排挤出朝.宋真宗即位,入朝任权知开封府、三司使等职.景德元年(1004年),升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当年冬,辽承天太后和辽圣宗亲统大军攻宋,他力排众议,劝真宗亲征,遂与辽订立澶渊之盟.次年,遭参知政事王钦若谗言所害,被罢相知陕州.天禧三年(1019年)再相,不久又罢相,封莱国公.后因副相丁谓陷害,被贬为道州司马、雷州司户参军,死于雷州贬所.著有《寇莱公集》.
  40. 韩琦
  韩琦(1008-1075),北宋大臣,字稚圭,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仁宗时进士.曾任右司谏.宝元三年(1040年)出任陕西安抚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边防有所加强,时人称为韩范.庆历三年(1043年)西夏请和,他被任为枢密副使,与范仲淹、富弼等同时进用.两年后以仲淹等罢政,琦自请外放,知定州、并州等.在并州时收回被契丹所冒占的土地,立石为界,并加强防御.嘉年间重入政府,任枢密使、宰相等职,由英宗至神宗,执政三朝.神宗即位后,出知相州(今安阳)、大名等地.王安石变法,他多次上疏,与司马光、富弼等共同反对新政.后封魏国公.著有《安阳集》.
  41. 包拯
  包拯(999-1062) ,北宋政治家,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天圣五年(1027年)考取进士.出任知天长县(今属安徽)、端(今广州高安)等地.因政绩卓著,升任监察御史.曾上书建议朝廷采取裁汰冗官、选将练兵、轻徭薄赋、抑制贵戚权限等措施.至和三年(1056年),以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经手许多棘手案件,政绩颇著.因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清正廉洁,当时流传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赞誉.后调任三司使、枢密副使等职.六十四岁病逝,谥孝肃.有《包拯集》(《包孝肃公奏议》)传世.其事迹被后人改编为戏剧、小说、电视、电影等,令其「清官」形象及「包青天」的故事家喻户晓,历久不衰.
  42. 文彦博
  文彦博(1006-1097),北宋大臣,字宽夫,汾州介休(今属山西)人.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由地方官升至殿中侍御使.宋夏战争期间,他出任河东转运副使、都转运使、知秦州等职,对加强西北防务出力颇多.庆历七年(1047年),任枢密副使,再升参知政事.次年,镇压贝州王则兵变有功,升任宰相,力主裁减冗兵,节约军费.皇三年(1051年)罢相,出任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1055年)复相.三年后,又出判河南、大名、太原等府,封潞国公.治平二年(1065年),任枢密使.后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判河阳、河南等地.宋哲宗时,司马光任相,他被授以军国重事,参与废除新法.著有《潞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