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赋税史有哪些及演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9 20:15:56
中国古代赋税史有哪些及演变?.
中国古代赋税史有哪些及演变?
.
中国古代赋税史有哪些及演变?.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总体特点是:征收的标准由人丁向田亩、资产过渡;征收的方式由实物地租转向货币地租;征收的名目由多种成分转向单一货币;征收时间由不定时发展为定时;农民服役由必须服役发展为可以代役. 中国古代的赋税制的情况是: (1)春秋:“初税亩”,这是中国田赋制度的开始. (2)秦朝:农民要把收获物的2/3交给政府作赋税. (3)西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田租为十五税一.文、景帝时,多次减免田租.奖励农桑,减轻自耕农的负担.昭帝和宣帝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汉朝是中国完整的封建赋税制度开始形成的时期. (4)北魏、隋:租调制,在均田制的基础上,由三长负责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兵役. (5)初唐: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实行租庸调调法.规定:受田男子每年向国家交纳谷物2石,叫做“租”;交纳绢2丈、帛3两或布2丈4尺、麻3斤,叫做“调”;壮年男子每年服役20天,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替,叫做“庸”.国家有事增加徭役,加役15天,免去调,30天租调全免.每年额外加役最多不超过30天,遇到灾害.政府根据具体情况减免租、庸、调. (6)中唐: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原来的均田制被破坏.唐政府采纳宰相杨炎的建议推行两税法.其内容是:①取消租庸调和杂税;②不分主户和客户,一律以现在的居住地为准登入户籍纳税;③放弃按丁征税的办法,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税;④每年分夏秋两季征税,夏不过六月,秋不过十一月.两税法改变了税收的方式,由人丁税转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要依据收税,两税法也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 (7)宋朝:王安石实行募役法(废除按户等轮差服役制度,由政府雇人服役,原来应该服役的民户要交免役钱,有不服役特权或因贫困孤苦不服役的也要出助役钱)、方田均税法(清丈土地,防止偷税漏税)、青苗法(春季借钱给民户,夏秋随两税交还,加收利息两分)、保马法(令民间养马,愿者免除部分赋税). (8)金朝:金熙宗采取了鼓励农耕和减轻赋役等措施. (9)明朝:工匠银制度规定,工匠有固定的服役时间,不服役时可以自行从事商品生产;后来又规定,工匠可以纳银代役,使工匠有了较多的自由.张居正改革后,重新丈量土地,清查豪强地主的隐田,改革赋役制度,推行“一条鞭法”.即将原来按户、丁摊派徭役的办法,改为按丁数和田粮摊派,将部分丁役摊入田亩,各种赋、役、杂税合并为一条,一律折银交纳.一条鞭法是重要的赋役制度改革,它简化了征收名目和手续,有利于防止豪强、官吏隐田逃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折银制度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削弱,对货币地租的产生和部分农产品的商品化有积极推动作用. (10)清朝:康熙实施“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制度.雍正实行“摊丁入亩”的办法,把丁税摊入田亩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求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