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士铨的《苏幕遮.大明湖泛月》一:简要概括上片与下片内容,二从虚实角度简要分析下片.急需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2 16:31:12
蒋士铨的《苏幕遮.大明湖泛月》一:简要概括上片与下片内容,二从虚实角度简要分析下片.急需
蒋士铨的《苏幕遮.大明湖泛月》一:简要概括上片与下片内容,二从虚实角度简要分析下片.
急需
蒋士铨的《苏幕遮.大明湖泛月》一:简要概括上片与下片内容,二从虚实角度简要分析下片.急需
苏幕遮
大明湖泛月
画船游,明月路.古历亭虚,面面朱栏护.百顷明湖三万户.如此良宵,一点渔灯度. 棹开时,香过处,说道周遭、荷叶青无数.却被芦花全隔住,泛遍湖湾,不见些儿露.
上片写泛舟水上,所见月下大明湖的景色.“画船游,月明路”,写行动,趁着月色,乘画船游湖.“古历亭虚,面面朱栏护”,转写所见湖上之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历下亭.历下亭,在大明湖西岸,是济南著名的古迹.大诗人杜甫曾有诗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陪李北海宴历下亭》)“古历亭”一词即由此而来.这里分别写了亭的内外景物:内,虚.外,周围有红栏护着.夜间能将亭的内外看得如此清晰,说明月光的明亮,仍扣题目“泛月”.接着,诗人又放眼湖面,“百顷明湖三万户”,这里的“百顷、三万户”均非确指.所以这句并非纯粹写景,而含想象和评价在内.至此,诗人不禁发出“如此良宵”的赞叹声,这四字蕴藏着诗人月夜泛舟大明湖的全部美感享受.正赞叹之际,眼前又出现“一点渔灯度”之景,这“一点”更加反衬了“百顷明湖”的宽阔;而“度”的行动,恰恰反射了整个环境之静谧与闲适.
下片,写寻找荷叶而未见的情趣.下片开头写的是嗅觉所闻.继续摇桨前行,一阵清香扑面而来.说明周围有荷叶“青无数”,而没写荷花.其实写叶多,正是写花多.是暗写,也避免与下文“芦花”重复.荷叶香吸引诗人要乘月色观荷花的欲望,“却被”漫天茂密的芦苇阻隔住,所有的湾湾叉叉都找遍了,可荷叶却一点也不肯露出来给人看.
下片香气为实,引出联想“荷叶青无数”,写出虚.由于“芦花”的实,隔住寻觅荷花的水路,却未见到.突出“荷花”的虚.可以理解为对美、对理想的追求,孜孜不倦,仍未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