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傣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0 01:46:40
如何欣赏傣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如何欣赏傣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如何欣赏傣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傣语支的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孟连傣族自治县.傣族是跨国界的民族,分布地区与邻国老挝、缅甸、越南毗邻.
傣族的称谓,在过去近两千年历史的不同时期中,有着多种不同的称谓.傣族过去自称“傣那”、“傣雅”和“傣绷”等;汉晋时期根据所在地区被称为“滇越”、“鸠僚”、“僚”或“掸”等;又由于傣族有用金、银铂包齿,以墨染齿和纹面为美的习俗,所以在唐代文献中有称傣族为“金齿”、“银齿”和“绣面”的记载.清代起改称傣族为“百夷”.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傣族人民的共同意愿确定族称为“傣族”.
傣族群众崇信小乘佛教,节日多与宗教活动相连.每年傣历六月半的“开门节”到九月中旬的“关门节”期间,集中了大量宗教节日与活动.而农历清明节后10天的“泼水节”,则是傣历的新年,也是傣族最热闹的节日之一.世世代代居住在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四季如春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傣族,歌舞是他们表达情感不可缺少的方式.每当节日,具有高超技艺的表演者们,不但要向人们展示能与风光媲美的传统古典艺术,而且所有能歌善舞的傣族群众,也会在充满南国情调的乐曲中翩跹起舞,尽情欢度佳节.
傣族的历史悠久,从公元1世纪,汉武帝开发西南后就与内地在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一直保持往来.东汉时,傣族首领多次派遣使者率表演乐舞、魔术、杂技者到洛阳献艺.由此可见,傣族的乐舞文化早在两千年前已有相当高的水平.
傣族人民喜爱和崇尚孔雀,不但许多的人们在家园中饲养孔雀,而且把孔雀视为善良、智慧、美丽和吉祥、幸福的象征.在种类繁多的傣族舞蹈中,《孔雀舞》是人们最喜爱、最熟悉,也是变化和发展幅度最大的舞蹈之一.傣族民间传统的《孔雀舞》有着很长历史,并被纳入了宗教的礼仪之中.因此,每年的佛教节日和迎接新年时,都一定要表演《孔雀舞》.至于必须要表演《孔雀舞》原因,还有着一段优美的传说. 据说,在很古老的时候,孔雀的羽毛并非像现在这样五光十色,也没有那美丽的“圆眼”羽翎.只因它驯良、温顺而被人喜爱.一次,在当地举行小乘教“摆帕拉”宗教节日庆典时,听说佛祖为此下凡此地.为能得到佛光的普照,虔诚的信徒们纷纷赶到寺院,把佛祖围得水泄不通.有一只栖息在遥远天柱山上的雄孔雀得知佛祖下凡的音信后,急忙赶往寺庙可惜已经过迟无法靠近佛祖,而在人群外急得团团打转.孔雀的虔诚之心被佛祖察觉后,便向孔雀投去一束佛光.不巧这束神力无比的佛光,只落在了来回奔跑孔雀的尾部,使雄孔雀尾部的根根羽翎霎时缀上了镶有金圈的“圆眼”纹图案,成为现在人们所见到的样子.在佛祖离去时,特意叮嘱孔雀:在明年的“摆帕拉”节时再见.从此以后,每当“摆帕拉”节,佛祖释迦牟尼便会高坐于莲花宝座上,接受人们朝拜之后,观看从天柱山赶来的孔雀向佛祖献演的《孔雀舞》.同时,孔雀也将向人们展现佛祖赐予它羽毛的异彩.从此后,每当宗教节日和年节庆典,人们为了赕佛和祈求吉祥,就都要表演民间传统的《孔雀舞》.
流传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孔雀舞》,历史最为悠久.在明代的《南诏野史》上,就有“婚取长幼跳蹈,吹芦笙为孔雀舞”的记载.民间传统的《孔雀舞》,傣语称作“嘎洛涌”和“嘎楠洛”,可以独舞、双人舞或三人舞进行表演. 传统的《孔雀舞》,过去都由男子头戴金盔、假面,身穿有支撑架子外罩孔雀羽翼的表演装束,在象脚鼓、鋩锣、镲等乐器伴奏下进行舞蹈.舞蹈有严格的程式,其中有丰富多样、带有寓意的手形与各种跳跃、转动等舞姿,伴随着优美的“三道弯”躯体造型,塑造孔雀“林中窥看”、“漫步森林”、“饮泉戏水”和“追逐嬉戏”等神态和自然情景.虽然由男子表演的传统《孔雀舞》动作偏于刚健、挺拔少有阴柔之美,但流畅的舞姿与模拟孔雀的优美造型往往令观者沉醉,而忽略了表演者的性别.
为傣族舞蹈伴奏的重要乐器是“象脚鼓”,在傣族,从3、4岁的幼儿到古稀老人,没有不会击打象脚鼓的.象脚鼓的高级演奏者,不单纯只是打鼓的乐师,同时必定是一名优秀的舞者. 因为傣族舞者所能呈现出的表演水平与鼓手的演奏关系密切.作舞之前舞者和乐师一般没有合练,完全靠相互之间的感觉进行默契的配合与表演.击鼓乐师因熟谙舞蹈,会依舞者水平的高低选择和不断变换鼓点的节奏、速度,以至引导舞者亮出高难绝技.在恰当场合,乐师也会参与到舞蹈中来,用手的指、掌以及用拳、肘、头、脚各部位,敲打出各种摹仿自然界多种音响的鼓声技艺高超者,一槌下去,鼓音之长可以将中式上衣的扣襻全部解开,再击一槌,又可将扣襻全部扣上.乐师有时身跨长约80公分小象脚鼓,边击鼓边进行舞蹈.他们的舞姿灵活、欢快,跳跃性强,是青年男子表现个人鼓舞水平和技艺的极好形式. 分享到:(少儿画苑编辑整理 ) (声明:来源中国少儿艺教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少儿艺教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少儿艺教网”,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来源或作者标注难免有疏漏之处,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本站予以更改或删除以保护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