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解读的思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6 23:52:45
谁能解读的思想
谁能解读的思想
谁能解读的思想
1 《淮南子》的思想内容及特点[转]
《淮南子》是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招集门客,于汉景帝、汉武帝之交时撰写的一部论文集.刘安(公元前179年一前122年)是汉高祖刘邦的少于淮南厉王刘长之子.淮南厉王因“谋取”获罪,流徒途中绝食而死,后淮南厉王的封地被一分为三,刘安被策封为淮南王.刘安曾罗致宾客数干人,内中不乏硕学之士,共同编定《淮南子》一书.该书共21篇,最后一篇名《要略》,是全书的序言.从《要略》看,全书写作有统一的计划和安排.但从内容看,并未完全统一.《汉书·艺文志》把它列入“杂家”是有道理的.书中内容,除道家思想外,还兼收了儒家、法家、阴阳家之言.范文澜先生说:“《淮南子》虽以道为归,但杂采众家”,仍表现出一定的融合倾向.”
(一)《淮往南子》与先秦道家思想
在宇宙观本体论方面,《淮南子》继承了先秦道家的思想,并加以唯物主义改造.该书《天文训》说:“道始于虚霩”、“道始于一”,认为在天地未形之前,整个宇宙是个浑然一体、没有定型的“虚霩”,是个浑涵未分的“一”.《原道训》说:“所谓无形者,一之谓也;所谓一者,无匹合于天下者也.卓然独立,块然独处,上通九天,下贯九野,圆不中规,方不中矩,大浑而如一.”据上可以这样分析:“道”是“虚霩”之道,是“一”之道,归根结底,是物之道.这就把先秦道家“道生物”的观点,改造为“物有道”的观点,这是明确的唯物主义.在宇宙生成论方面,该书《天文训》指出:“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并认为:宇宙之气“清扬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阳为日,阴为月,阴阳分化为四体,这是明确的宇宙构成论,在近代科学出现以前,几乎成为古代唯物主义公认的定论.
《淮南子》还对先秦道家“无为而治”的观点进行积极的改造和谈释,明确指出: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因势利导的主动行为.《修务训》中批评了“无为者,寂然无声,漠然不动,引之不来,推之不往”的消极无为论,指出:历史上公认的“先圣”都是积极有为的,如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发明医药,“一日而遇七十毒”;尧积极从事政治管理与社会教化,“西教沃民,东至黑齿、北抚幽郡,南到交趾,放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流共工于幽州,殛鲸于羽山”;舜“辟地树谷,南征三苗,道死苍梧”;禹休风榨雨,“决江疏河,凿龙门,辟伊阔”;汤夙兴夜寐.勤于政务.这些古圣先王,一生致力于兴利除害,屡建奇功,“圣人忧民如此其明也,而称以‘无为',岂不悖哉!”此可知:“天子以下,至于庶人,四肢不动,思虑不用,事治求成者,未之育也!”该篇给“无为”以一种正确的解释,它说,老子的无为决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因势利导:“夫地势,水东流,人必事焉,然后水潦得谷行;禾稼春生,人必加工焉,故五谷得遂长.‘听其自流,得:之其自生,则鲸、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也.”这是《淮南子》关于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的正确说明,把先秦道家思想大大升华了.
顺便指出,《淮南子》与汉初黄老学派也有密切的关系.汉初假:托黄帝以为书名的著作甚多,大都失传.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就有《道原》、《经法》、《称》、《十六经》四篇古佚书.《淮南子》与这四篇黄老帛书有一定的关联.《原道训》与《道原》都是论“道”专篇,言辞极为一致.此外其他相互仿佛之处也很多.如《从间训》:“祸福同门”,《经法》:“祸福同道”;《原道训》:“万物之总,皆阅一孔”,《十六经》:“万物之多,皆阅一空';《诠言训》:“圣人不为始,不专己,循天理,不豫谋,不弃时,与天为期,不求得,不辞福,因天之则”,《称》:“圣人不为始,不专己,不豫谋,不为得,不辞福,因天之则.”如此等等,不胜枚举.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淮南子》汲取道家思想营养的比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