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指导初中生数学课前预习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3 05:13:01
教师如何指导初中生数学课前预习教师如何指导初中生数学课前预习教师如何指导初中生数学课前预习一、任务落实预习法即教师布置预习任务,同学带着明确的预习任务去进行预习.让同学带着任务去预习,能做到有的放矢,

教师如何指导初中生数学课前预习
教师如何指导初中生数学课前预习

教师如何指导初中生数学课前预习
一、任务落实预习法
即教师布置预习任务,同学带着明确的预习任务去进行预习.让同学带着任务去预习,能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较强.例如我在教学《比较小数大小和小数性质》一课时,就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去预习,问题如下:
1、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时,首先要看什么部分?如果整数部分相同,怎样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
2、小数的性质是什么?
3、什么叫做小数的化简?
这种方法要求教师先要对自己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对相关学习内容要进行了认真研读,提出既有一定的价值,又有吸引力的,能促使同学产生浓厚的学习、探索兴趣的预习任务.教师布置任务时,可以采取表格的形式或者提问的形式,让同学去预习.布置预习任务时一定要注意难度适中,具有诱发性和趣味性,预习要求要明确,可操作性要强.
二、笔记预习法
如果预习内容是关于教学概念、公式、定理时,可以采用这种预习方法.开始,可以让同学在书上圈点,或者做简单的批注,在阅读课本后,把自己的理解、体会或独特见解写在书上的空白处;其次,可以让同学做摘录笔记,就是预习后,在笔记本上摘抄重点概念、关键语句等等,以加深对重要知识的记忆、理解,并简单地记下预习过程中的疑惑和不解之处,也可以记录自己在预习中的收获.
例如我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就让学生运用笔记预习法来预习新课.先让他们通过预习,在课本中找到什么是循环小数;什么叫无限小数,什么叫有限小数;然后让他们把自己对这三个概念的理解或者不解写下来,在第二天新课前的交流时,我发现有的学生在书上写道为:“2.1756756……中的1并没有循环,那么这个数是循环小数吗?”还有的学生这样写:“我觉得如果在一个数的后面加上了省略号,那么这个数一定就是无限小数了.”总之,不管是记下体会还是疑问,对于新知识的接受来说,都是有益的.
不过,这种预习方法在开始时教师都要抽出一定的课内时间带着同学进行,在要求、步骤、方法、格式上均要给以细致的指导,然后再放手让同学独立预习、做笔记.另外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同学,还可以要求他们做思维含量较高的反思型预习笔记.
三、自主质疑探究法
问题是学习的源泉,没有问题的学习就如一潭死水,因此问题意识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预习中学生难免会出现搞不懂的问题,我们可以培养学生记下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这样等第二天老师讲解时,学生就可以带着问题听课,听课就有针对性,听课效率自然得到提高.
这一方法和上一个方法有类似之处,但并不完全相同,自主质疑法主是在记录自己在预习时弄不清楚的问题.如在教学《角的度量》时,我让学生采取自主质疑的方法来预习,第二天我把学生感到疑惑的问题收集起来,大约有几下几种:
1、量角器上的数字有两圈,要怎么看?
2、有些角画得不正,怎么样量它的度数?
3、角的边太短,够不着量角器的刻度线怎么办?
4、量角器和角怎样才能对齐?
老实说,学生的有些问题我原以为很简单,可以不用讲或者一略而过,但是当我看到了他们预习中的质疑时,我才觉得原来我对学生的了解还是那么不全面.有了这些问题,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就给找准学生的“脉象”,而学生也可以做到有目的的听课,课堂效率就会提高很多.
四、温故知新预习法
这是新旧知识联系的预习法.在预习过程中,一方面初步理解新知识,归纳新知识的重点,找出疑难问题,另一方面复习、巩固、补习与新知相联系的旧知识.要求预习新内容时要与学过的旧知识联系起来,做到“温故知新”,联系旧知,学习新知,使知识系统化.
在教学《小数乘整数》时,我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先回忆“小数点的移动可以引起小数的大小有哪些变化”这一个知识点,再让他们在这个基础上预习新课的内容,这样一来,既可以使知识系统化,又可以降低新知识的难度,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
五、尝试练习预习法
对于比较简单的学习内容,例如计算类课程,学生往往预习后提不出问题,觉得自己都会了,可是真正动手做题时,却是漏洞百出.在提纲中设计 “自我检测”栏目,预习时先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进行尝试练习,比如在学习《小数加减法》时,由于本课知识比较简单,绝大部分学生在看完课本之后都能看懂,所以我让他们在预习完之后,做一做自主练习的第2题——计算并验算.结果在做题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问题:10-0.8=0.2,26.81+5.29=31等等一些细节的问题,当他们通过验算得知答案不对时,会再重新从课本中找答案,然后再练习.
通过尝试练习,可以检验学生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数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要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同学经过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要让他们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既能让学生反思预习过程中的漏洞,又 能让 老师发现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较集中的问题,以便课堂教学时抓住重、难点.
六、动手操作预习法
对于公式的推导等操作性较强的知识,要求同学在预习过程中亲自动手去实践,通过剪、拼、折、移、摆、画、量、观察、比较等活动,体验、感悟新知识.因为课堂中有动手操作的内容,自然少不了要通过熟悉教材,了解操作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工具、材料等,在课前准备好.同学只有亲历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才能知其所以然.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要求学生在预习时这样做:先通过阅读课本知道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然后自己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剪下来,再把这个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可以按课的方法来变,也可以自己想办法),最后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求出长方形的面积,思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算?这样通过了学生的亲手操作,大多数学生能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这是我以前收藏的,希望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