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故事2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2 06:08:45
袁隆平的故事200字袁隆平的故事200字袁隆平的故事200字关键词偶然曾有不少人问过袁隆平:现在大家称您为“杂交水稻之父”,当初,您为什么学农,为什么走上研究杂交水稻这条路的呢?袁隆平回答:“学农缘于

袁隆平的故事200字
袁隆平的故事200字

袁隆平的故事200字
关键词
偶然
曾有不少人问过袁隆平:现在大家称您为“杂交水稻之父”,当初,您为什么学农,为什么走上研究杂交水稻这条路的呢?
袁隆平回答:“学农缘于一次偶然:小学一年级时一次郊游,老师带我们到一个私人园艺场去参观,我看见树上的桃子红红的,葡萄一串一串的,花也很漂亮;正好那时,卓别林主演的电影《摩登时代》上演,影片里有一个镜头,窗外就是葡萄什么的,这些印象叠加起来,我感觉田园确实太美了,就想长大后学农,如果那时老师带我们到真正的农村去看,又苦又穷又脏,那我肯定不会学农了.”其率真的回答,赢得了大家的掌声和笑声.
因为儿时的这个愿望,高中毕业后,袁隆平考上了重庆相辉学院(后改名为西南农学院).1953年,袁隆平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成了一名教师.
因为这个偶然的选择,至今,袁隆平已在田间忘情忙碌了50多载了.
关键词
实验田
我如果不在家,就一定在实验田;如果不在实验田,就一定在去实验田的路上.这是袁隆平说过的一句广为流传的话,这当然也是他真实的生活写照.
袁隆平的第一块实验田在安江农校,在该校的中古盘7号田内.1968年4月30日,700多株不育秧苗,被袁隆平与助手们小心翼翼地插入这块田中.然而,18天后的夜里,这些不育秧苗被全部拔除,不知何人所为.
为了加速繁殖不育秧苗,袁隆平把目光投向了日照时间更长,气温更适宜的南方.广东、海南、福建……不少适于耕种杂交水稻的地方都开辟了他的实验田,田埂上、小路间都留下了袁隆平的足迹.
1979年5月,美国著名的圆环种子公司总经理威尔其访华,农业部种子公司送给他1.5公斤杂交水稻.威尔其带回国,当年就试种,立即获得增产.到2005年,美国耕种杂交水稻80万亩,平均亩产超过600公斤,比当地良种增产25%—35%以上.
在越南,到2005年,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近1000万亩.而在菲律宾、印尼、孟加拉、巴基斯坦、厄瓜多尔、几内亚等一些国家,均已开始试种杂交水稻.
但袁隆平仍然很“贪心”,他想把杂交水稻推广到台湾.
从研究杂交水稻至今,袁隆平在实验田里究竟花费了多长时间,恐怕谁也没有统计过.
袁隆平的第一位助手——湖南省农科院高级研究员尹华奇,从1966年开始跟随袁隆平,至今已逾41年.他向记者推算:袁老师从上个世纪1960年代至今,应该至少干了90年的活.为什么如此说呢?老尹解释:按照湖南的水稻生长规律,一年只干半年活.而袁老师同时把实验田设到了南方各地,所以袁老师一年至少干了两年以上的活.
关键词
野败
所谓“野败”,全称是“花粉败育野生稻”,它是一株野生稻.
这株野生稻是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和冯克珊发现的,地点在海南南红农场附近的沼泽里.
1970年11月23日上午,这两人在这片沼泽里发现了一片野生稻.在观察中,两人发现了3个雄花异常的野生稻穗,显然是由一粒种子发育而成.经袁隆平确定,这确是一株雄花败育的野生稻.大家都兴奋不已.
原来,上个世纪50年代的经典理论认为:“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没有杂种优势.”但袁隆平却始终向权威挑战,坚信水稻的杂种优势,走向了对杂交水稻的摸索之路.
当时三系杂交稻的理论已经成型,缺乏的是实际中的配套.所谓“三系”,即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而要达到三系配套的目的,就必须解决第一代杂交种子这个难题.三系中,保持系、恢复系在寻常水稻品种中可以找到,但雄性不育系的种子却难以寻到.
现在,终于找到了它,就像焦虑的周瑜等来了东风,师徒3人怎不欢欣鼓舞呢?1972年,我国第一个水稻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二九南1号”出世了.第二年,三系配套全面成功.1976年,杂交水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产量比常规稻增产20%,袁隆平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水稻杂种优势成功地应用于生产的人.
1995年,在三系水稻基础上,两系水稻研究成功.
两年后,67岁的袁隆平又发起了向超级稻的进攻,目前亩产已超过800公斤.
关键词
院士
今年4月29日,袁隆平在华盛顿接受了美国科学院授予的外籍院士称号.在评选中袁隆平是获全票通过的.在现场他赢得了最热烈的掌声.
“袁隆平先生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吃饭问题……”颇具份量的颁奖词,出自美国科学院院长西瑟罗纳之口.
美国科学院是公认的最权威学术机构,能够全票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的袁隆平,却与中国科学院院士称号数次失之交臂.
1991年5月,湖南省政府郑重推荐袁隆平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院士)候选人,但这年新增的34位生物学部委员中,却没有袁隆平的名字.次年,湖南省政府再次申报推荐,袁隆平依然名落孙山.1992年,湖南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授予袁隆平“功勋科学家”的荣誉称号.
1995年,经湖南省政府再次推荐,袁隆平终于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许多人为袁隆平抱不平.处在漩涡中的袁隆平却神情淡定:“我研究杂交水稻不是为了当院士,而是为了老百姓有饭吃.”
关键词
秋水伊人
《秋水伊人》是音乐家贺绿汀留下的作品.上世纪50年代末的一个傍晚,袁隆平在安江农校的校园里拉起了小提琴,忘情地演绎着这首名曲.
这时,近旁响起一个女孩的和唱:“望穿秋水,不见伊人的倩影……”歌声清脆.袁隆平扭头一看,见歌者是他的学生邓则.此时,邓则也正用明亮的眼睛望着他,好像在问,老师为何这么忧郁啊?袁隆平不由心中一动.邓则是来看老师的.
当时,袁隆平正处在感情的低谷中,突然,时常有这么一位端庄大方的女孩陪着说话解闷,心情自然开朗不少.渐渐的,邓则在袁隆平心中份量愈来愈重,仿若就是他寻觅和等待的“秋水伊人”.
一晃数年过去了,邓则也已走上了工作岗位.
一天,邓则收到了袁隆平写的一首小诗:茫茫苍穹/漫漫岁月/求索的路上/多想牵上/一只暖心的酥手/穿越凄风苦雨/觅尽南北东西/蓦然回首/斯人却在咫尺中.
原来这是一封示爱诗.匆匆读完,邓则不由心跳加速.其实她也早已芳心暗许,从此两人开始了约会.
1964年正月,一个简单的仪式后,两人走到了一起.婚后,同是农校毕业的妻子对袁隆平帮助很大.田间里,妻子与他一起寻找秧苗材料,而孝敬老人、抚养孩子这些家事袁隆平也基本上丢给了妻子,很少理会.每次与人谈起妻子,袁隆平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银婚纪念日那天,袁隆平特意让妻子穿上婚纱,拍了一张婚纱照作为纪念.面对镜头,看着妻子那娇羞的面庞,袁隆平幸福地笑了.
关键词
唯实
唯实,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说假话,只做真事.这是袁隆平为人的一贯鲜明风格.
1992年,一家媒体在头版刊登了一篇座谈纪要,发表了一些人的看法,大肆贬低杂交水稻,说杂交水稻是“三不稻”,即“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
这下袁隆平火了:自己当不当院士无所谓,但杂交水稻的清誉却不容诋毁.袁隆平立即以读者名义给《人民日报》写了一封信,标题为《杂交稻既能高产又能优质》,用铁一般的事实描述了杂交水稻的现状和美好的前景.当年6月18日,《人民日报》刊发了这篇短信.
除了对科研的态度袁隆平一丝不苟,在生活细节上,袁隆平也是很“较真”的.
1995年10月,袁隆平喜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粮食安全保障”奖,载誉回到长沙,在黄花机场受到热烈欢迎.欢迎仪式快结束时,一位领导才匆匆赶来,领导的随同人员向袁隆平提议:再要电视台补拍一个袁和该领导从机场内一同走出的镜头.袁隆平一摆手:“这不行,违反了真实性!”其干脆的回答,使这位领导和随同人员颇显尴尬.
袁隆平的求实态度也让许多记者折服.他数次向前来采访的记者强调:科学的报道不要组织,不要“摆拍”,不要弄虚作假,一定要像我们搞科学的一样实事求是.
在湘院士谈袁隆平:他乘飞机从来只坐普通舱
红网5月24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李柯夫)“袁隆平院士既是科研的伟人,又是生活上的普通人!”前天,在省科技界学习袁隆平院士先进事迹座谈会上,与会的在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及省会各相关单位专家学者一起畅谈隆平精神.中国科学院院士、省政协副主席姚守拙出席会议.
姚守拙回忆起他和袁隆平打交道时的点点滴滴:“有一年,我坐飞机去北京,当时是坐在飞机上的普通舱,无意中发现袁隆平也坐在普通舱,便问:‘袁院士,你怎么也坐普通舱?’袁院士回答,他从来都是坐普通舱.”按照有关规定,袁院士和姚守拙完全有资格坐头等舱,但两人都选择坐普通舱.
中国工程院院士、省科协主席何继善表示:“袁隆平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甘于奉献,与当前在学术界出现的浮躁、学术水分等风气有着天渊之别.”何继善说:“现在对歌星、影星宣传得比较多,袁隆平这样的科学界的‘超级男生’更应该多多宣传和学习.”
中国工程院院士、省科协副主席官春云与袁隆平接触较多,他说:“袁老师工作非常忙,每天找他的人也很多,可湖南农大每年的研究生招生,无论何时只要接到我的电话,他都准时来参加,而且还亲自参加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