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作家小时候爱看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9 08:00:43
那些作家小时候爱看书那些作家小时候爱看书那些作家小时候爱看书最爱看书的就数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了他曾说: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只有在每年的春节前

那些作家小时候爱看书
那些作家小时候爱看书

那些作家小时候爱看书
最爱看书的就数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了
他曾说: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只有在每年的春节前后,村子里的人演一些《血海深仇》、《三世仇》之类的忆苦戏.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我体能不佳,胆子又小,不愿跟村里的孩子去玩上树下井的游戏,偷空就看“闲书”.父亲反对我看“闲书”,大概是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我看“闲书”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后来,我的班主任家访时对我的父母说其实可以让我适当地看一些“闲书”,形势才略有好转.但我看“闲书”的样子总是不如我背诵课文或是背着草筐、牵着牛羊的样子让我父母看着顺眼.人真是怪,越是不让他看的东西、越是不让他干的事情,他看起来、干起来越有瘾,所谓偷来的果子吃着香就是这道理吧.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等等等等,一辈子也忘不掉啊.所以前几年在电视上看了连续剧《封神演义》,替古人不平,如此名著,竟被糟蹋得不成模样.其实这种作品,是不能弄成影视的,非要弄,我想只能弄成动画片,像《大闹天宫》、《唐老鸭和米老鼠》那样.
  后来又用各种方式,把周围几个村子里流传的几部经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之类,全弄到手看了.那时我的记忆力真好,用飞一样的速度阅读一遍,书中的人名就能记全,主要情节便能复述,描写爱情的警句甚至能成段地背诵.现在完全不行了.后来又把“文革”前那十几部著名小说读遍了.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的路子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但这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地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他很快就会烦,合上书,一掌把我推到一边去.但只要他打开书页,很快我就会凑上去.他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就像革命样板戏《红灯记》里的地下党员李玉和藏密电码一样.但我比日本宪兵队长鸠山高明得多,我总是能把我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但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头肿得像柳斗,眼睛肿成了一条缝.我二哥一回来,看到我的模样,好像吓了一跳,但他还是先把书从我手里夺出来,拿到不知什么地方藏了,才回来管教我.他一巴掌差点把我扇到猪圈里,然后说:活该!我恼恨与疼痛交加,呜呜地哭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可能是怕母亲回来骂,便说:只要你说是自己上厕所时不小心碰了马蜂窝,我就让你把《破晓记》读完.我非常愉快地同意了.但到了第二天,我脑袋消了肿,去跟他要书时,他马上就不认账了.我发誓今后借了书也决不给他看,但只要我借回了他没读过的书,他就使用暴力抢去先看.有一次我从同学那里好不容易借到一本《三家巷》,回家后一头钻到堆满麦秸草的牛棚里,正看得入迷,他悄悄地摸进来,一把将书抢走,说:这书有毒,我先看看,帮你批判批判!他把我的《三家巷》揣进怀里跑走了.我好恼怒!但追又追不上他,追上了也打不过他,只能在牛棚里跳着脚骂他.几天后,他将《三家巷》扔给我,说:赶快还了去,这书流氓极了!我当然不会听他的.
  我怀着甜蜜的忧伤读《三家巷》,为书里那些小儿女的纯真爱情而痴迷陶醉.旧广州的水汽市声扑面而来,在耳际鼻畔缭绕.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仿佛就在眼前.当我读到区桃在沙面游行被流弹打死时,趴在麦秸草上低声抽泣起来.我心中那个难过,那种悲痛,难以用语言形容.那时我大概九岁吧?六岁上学,念到三年级的时候.看完《三家巷》,好长一段时间里,我心里怅然若失,无心听课,眼前老是晃动着美丽少女区桃的影子,手不由己地在语文课本的空白处,写满了区桃.班里的干部发现了,当众羞辱我,骂我是大流氓,并且向班主任老师告发,老师批评我思想不健康,说我中了资产阶级思想的流毒.几十年后,我第一次到广州,串遍大街小巷想找区桃,可到头来连个胡杏都没碰到.我问广州的朋友,区桃哪里去了?朋友说:区桃们白天睡觉,夜里才出来活动.
  读罢《三家巷》不久,我从一个很赏识我的老师那里借到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晚上,母亲在灶前忙饭,一盏小油灯挂在门框上,被腾腾的烟雾缭绕着.我个头矮,只能站在门槛上就着如豆的灯光看书.我沉浸在书里,头发被灯火烧焦也不知道.保尔和冬妮娅,肮脏的烧锅炉小工与穿着水兵服的林务官的女儿的迷人的初恋,实在是让我梦绕魂牵,跟得了相思病差不多.多少年过去了,那些当年活现在我脑海里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保尔在水边钓鱼,冬妮娅坐在水边树杈上读书……哎,哎,咬钩了,咬钩了……鱼并没咬钩.冬妮娅为什么要逗这个衣衫褴缕、头发蓬乱、浑身煤灰的穷小子呢?冬妮娅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保尔发了怒,冬妮娅向保尔道歉.然后保尔继续钓鱼,冬妮娅继续读书.她读的什么书?是托尔斯泰的还是屠格涅夫的?她垂着光滑的小腿在树杈上读书,那条乌黑粗大的发辫,那双湛蓝清澈的眼睛……保尔这时还有心钓鱼吗?如果是我,肯定没心钓鱼了.从冬妮娅向保尔真诚道歉那一刻起,童年的小门关闭,青春的大门猛然敞开了,一个美丽的、令人遗憾的爱情故事开始了.我想,如果冬妮娅不向保尔道歉呢?如果冬妮娅摆出贵族小姐的架子痛骂穷小子呢?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没有了.一个高贵的人并不意识到自己的高贵才是真正的高贵;一个高贵的人能因自己的过失向比自己低贱的人道歉是多么可贵.我与保尔一样,也是在冬妮娅道歉那一刻爱上了她.说爱还早了点,但起码是心中充满了对她的好感,阶级的壁垒在悄然地瓦解.接下来就是保尔和冬妮娅赛跑,因为恋爱忘了烧锅炉;劳动纪律总是与恋爱有矛盾,古今中外都一样.美丽的贵族小姐在前面跑,锅炉小工在后边追……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冬妮娅青春焕发的身体有意无意地靠在保尔的胸膛上……看到这里,幸福的热泪从高密东北乡的傻小子眼里流了下来.接下来,保尔剪头发,买衬衣,到冬妮娅家做客……我是三十多年前读的这本书,之后再没翻过,但一切都在眼前,连一个细节都没忘记.我当兵后看过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但失望得很,电影中的冬妮娅根本不是我想象中的冬妮娅.保尔和冬妮娅最终还是分道扬镳,成了两股道上跑的车,各奔了前程.当年读到这里时,我心里那种滋味难以说清.我想如果我是保尔……但可惜我不是保尔……我不是保尔也忘不了临别前那无比温馨甜蜜的一夜……冬妮娅家那条凶猛的大狗,狗毛温暖,冬妮娅皮肤凉爽……冬妮娅的母亲多么慈爱啊,散发着牛奶和面包的香气……后来在筑路工地上相见,但昔日的恋人之间竖起了黑暗的墙,阶级和阶级斗争,多么可怕.但也不能说保尔不对,冬妮娅即使嫁给了保尔,也注定不会幸福,因为这两个人之间的差别实在是太大了.保尔后来又跟那个共青团干部丽达恋爱,这是革命时期的爱情,尽管也有感人之处,但比起与冬妮娅的初恋,缺少了那种缠绵悱恻的情调.最后,倒霉透顶的保尔与那个苍白的达雅结了婚.这桩婚事连一点点烂漫情调也没有.看到此处,保尔的形象在我童年的心目中就暗淡无光了.
  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化大革命”就爆发,我童年读书的故事也就完结了.


冰心也十分爱读书
冰心小时候特别喜欢听故事,有时候听得入了迷,晚上都不肯睡觉,每天上床时即使奶娘劝着哄着,还是不愿意脱鞋子.
为了鼓励她用心学习,当时担任她家塾督师的舅舅杨子敬常对她说:“你好好做功课吧,等你做完了功课,晚上我给你讲故事.”
舅舅给她讲的第一部书是《三国演义》.那曲折的情节、鲜活的人物深深吸引了小冰心,她总是等舅舅讲完一段后,让舅舅再讲一回.为了每天晚上都能听到“三国”的故事,她学习更认真了,功课总是做得又快又好.
可是,舅舅因为晚上常常有事,所以不能天天都给她讲“三国”,有时还会停上好几天.每逢这个时候,小冰心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不得已,她只好拿起舅舅的《三国演义》来看,这时她才7岁.
最初,她大半看不懂,只好囫囵吞枣,硬着头皮看下去,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连猜带蒙,有的字她实在不认识,但是因为反复出现,字的意思居然就被她猜着了.她就这样边猜边看,边看边猜,一知半解地读下去,居然把偌大的一本《三国演义》看完了.
她慢慢地理解了书的内容以后,越读越有兴趣,越看越入迷,看完《三国演义》,立刻又找来了《水浒》、《聊斋志异》等书接着看下去.
当时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书,大都在书后印有书目,她从书目中看到了林纾翻译的其他欧美名家小说,就按书目去寻找别的小说来读,从这时起她开始逐渐接触外国文学作品.
她抓紧一切机会学习知识、阅读书籍,从不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在无用的事情上.所以,她的知识根基和文学素养都 十分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