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木兰诗.孙权劝学.口技.短文两篇.狼.的习题这六篇文章都是初一下半学期的文言文.要求:每篇文章出20个字词翻译.5个句子.还有关于那篇文章的文学常识及语段阅读.能多难就多难.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22:00:38
伤仲永.木兰诗.孙权劝学.口技.短文两篇.狼.的习题这六篇文章都是初一下半学期的文言文.要求:每篇文章出20个字词翻译.5个句子.还有关于那篇文章的文学常识及语段阅读.能多难就多难.越伤仲永.木兰诗.

伤仲永.木兰诗.孙权劝学.口技.短文两篇.狼.的习题这六篇文章都是初一下半学期的文言文.要求:每篇文章出20个字词翻译.5个句子.还有关于那篇文章的文学常识及语段阅读.能多难就多难.越
伤仲永.木兰诗.孙权劝学.口技.短文两篇.狼.的习题
这六篇文章都是初一下半学期的文言文.
要求:每篇文章出20个字词翻译.5个句子.还有关于那篇文章的文学常识及语段阅读.能多难就多难.越难越好.
注:字词翻译0.句子翻译2分每个,文学常识共5分,语段阅读25分.即 每篇文章50分

伤仲永.木兰诗.孙权劝学.口技.短文两篇.狼.的习题这六篇文章都是初一下半学期的文言文.要求:每篇文章出20个字词翻译.5个句子.还有关于那篇文章的文学常识及语段阅读.能多难就多难.越
《狼》习题精选及答案
基础知识题
一,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缀行( ) 大窘( ) 狡黠( ) 苫蔽( ) 眈眈( ) 积薪( ) 弛担( ) 目似瞑( ) 意暇甚( ) 尻尾( ) 假寐( )变诈( )
二,填空.
l.本文作者 是 朝著名的文学家.课文选自他的 集."聊斋"是作者 名,"志异"是 的意思.
2.《狼》一文中发表评论,点明主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画线的字.
1.顾野有麦场( ) 2.止有剩骨( )
3.屠自后断其股( ) 4.意暇甚( )
5.盖以诱敌( ) 6.其一犬坐于前( )
7.一狼洞其中( ) 8.意将隧入( )
四,选择题.
l."其一犬坐于前"的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一犬/坐于前 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 D.其一犬/坐于前
2."途中两狼,缀行甚远"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
A.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B.路上有两只狼,紧紧在后面跟着.
C.路上遇到两只狼,远远地跟着. D.路上遇到两狼,跟随着走了很远.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狼》一文节选自蒲松龄的长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B.《狼》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叙事:遇狼,御狼,惧狼,杀狼;第二部分是议论.
C.《聊斋志异》这一书名中的"聊斋"是作者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
"异"指奇异的故事.
D.清朝蒲松龄,号柳泉居士,而唐朝李白,号青莲居士,唐朝的白居易,号香山居士.
五,谐音双关是利用音同或者近的词构成双关,使语言表现得含蓄幽默,机智巧妙.请指出下列句中含有谐音的词和它所谐的词.
1.歇后语:唢呐吹出笛子调——响得不一样.
2."华南牌"缝纫机广告,衣衣不舍华南情.
课内语段阅读题
(一)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劈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1.从语言的表达方式看,第一段是________,第二段是_________.
2.对划线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一犬╱坐 /于前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B.其一╱犬坐/于前 禽兽之变诈 ╱几何哉
C.其一╱犬坐/于前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D.其一╱犬/坐于前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不是描写狼狡诈的本性句子是( )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B.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4.翻译: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
5.第二段在全文内容上起什么作用 你读完这两节文字受到什么启发
(二)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狼不敢前,耽耽相向.
1.上文选自课文《狼》,而课文又节选自 ,作者 ,字 ,又字 ,号 , 朝人.其著名作品为《聊斋志异》,"聊斋"是他的 名称,"志"是 的意思,"异"指 的故事.这部短篇小说集里的故事,大多是通过描写来 反映现实生活.
2.给下列字注音:
缀: 窘: 薪: 苫: 倚: 耽:
3.文段中展现狼的贪婪的句子有:( )
A.缀行甚远
B.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C.狼不敢前,耽耽相向
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4.翻译下列句子:
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③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
5.文中第一段写屠户 狼.点明时间的词为 ,表明地点的词为 ,矛 盾双方 是 与 .这是故事的 .文中有一通假字,它是 ,通 .
6.文中第二段写屠户 狼.表现屠户的 和狼的 ,这是故事的 .
7.文中第三段写屠户 狼.表现屠户的 和狼的 ,这是故事的 .
8.由"耽耽相向"可联想到一个成语 .
9.解释"之"的用法:
①复投之:
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题
zhuì jiǒng xiá shàn dān xīn chí míng xiá kāo mèi zhà
1.蒲松龄 清 小说《聊斋志异》 书房 记述奇异的事 2.最后一节
l.看见2.只 3.大腿 4.神情,态度 5.原来 6.像狗一样 7.打洞 8.打算
1.A 2.A 3.D 五,1.响——想 2.衣衣——依依
课文语段阅读题
(一)
1.记叙 议论
2.B
3.D
4.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 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5.起点明主题的作用.我们对待狼和像狼一样凶恶的敌人,必须丢掉幻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战胜他们,取得胜利.
(二)
1.《聊斋志异》 蒲松龄 留仙 剑臣 柳泉居士 清 书斋 记述 奇异 妖狐鬼怪
2.zhuì jiǒng xīn shàn yǐ dān
3.A B D
4.①但两 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②看见野外有一个麦场,麦场主人在 上面堆着柴,覆盖成小山似 的.③屠户于是跑到(麦场),背靠柴堆,放下肉担,拿起刀子.
5.遇 "晚归" "途中" 屠户 两狼 开端 "止" 只
6.惧 迁就退让 凶恶贪婪 发展
7.御 果断抉择 不甘罢休 进一步发展
8.虎视耽耽
9.①代指骨头②音节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口技 1.课文中的以下两处是怎样以动写静、表现深夜寂静气氛的?、①“遥闻深巷中犬吠.”
②“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2.课文是怎样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
答案:
1口技表演是由“遥闻深巷中犬吠”开始的.这一句写犬吠声,而这犬吠声是远远听到的,并且是从深巷中传来的,这就营造出夜深人静的氛围,把听众带入特定的生活情境中,使听众的注意力自然地被“犬吠”声所吸引,想知道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这一句既是以动写静,烘托深夜的寂静气氛,又是使一户人家由妇人初醒到全家喧闹的铺垫.
这是以老鼠跑动偷食声、“盆器倾侧”声、妇人蒙中的咳嗽声为反衬,加重深夜的静谧气氛,表现一家人由醒复睡后的沉寂状态,并为下面即将表现的大火灾蓄势.
2、本文描写口技表演,抓住了表演者和听众两个方面:一方面描写口技艺人的表演,直接表现其高超技艺,这是正面描写;另一方面描写听众的神态、动作,以听众的反应烘托其高超技艺,这是侧面描写.在描写表演过程的三段中,都是先写口技艺人的表演,后写听众的反应,从而使表演和效果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听众的反应为烘托,从侧面表现口技表演之“善”.此外,课文首尾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表明口技不是靠其他器物发声,而仅仅是靠一张嘴发声,突出其技艺在“口”,也是从侧面表现表演者口技的不凡.本文运用侧面描写表现这场口技表演的魅力,烘托表演者的高超技艺,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一、熟读课文,根据提示,画出并体会文中描摹音响的语句.
1.表现深夜一家四口由睡到醒、由醒入睡的过程.
①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小而大,由分而合.
②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闻余声.
2.表现从失火到救火的情形.
①响声大作,由少而多.
②百千齐作,应有尽有.
设题目的是使学生熟悉课文的主体部分,揣摩文中的音响描写,了解这场口技表演的艺术构思,感受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要注意引导学生细心体会文中描摹音响的语句所表现的情景,并合理地补充一些细节,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感受力.
口技是一种运用口部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的传统民间艺术.本文根据口技的特点,生动逼真地描摹口技艺人所表演的音响,把读者带入这些音响所表现的特定生活情景之中.文中描写这场口技表演,不仅有条不紊,而且奇妙纷杂,波澜起伏,把一位口技表演者的技艺之“善”,惟妙惟肖、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遥闻深巷中犬吠……众妙毕备”,写声音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小而大,由分而合,生动地表现了一个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的情形.其中“遥闻深巷中犬吠……絮絮不止”,写深夜的寂静氛围以及一家四口陆续醒来后的各种声音;“当是时……众妙毕备”以排比的句式,急促的语势,合写五种声音,犹如一部大合唱,使人感到一家四口在静夜的喧闹气氛.
“夫声起……妇梦中咳嗽”,写声音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闻余声,表现了一家人由醒复睡的情形.“声起”,写丈夫由醒到睡;“渐拍渐止”,写出拍儿声由大到小的变化,给人一种轻慢的声感,说明妇人和小儿正慢慢入睡;“微闻”的“微”字,表示声音很弱.老鼠作作索索声,盆器倾侧声,妇人梦中咳嗽声,都很轻微,衬托了深夜寂静的氛围.
“忽一人大呼‘火起’……百千犬吠”,写响声大作,由少而多;“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不能名其一处也”,写声音百千齐作,应有尽有.逼真地表现了发生在这个家庭附近的一场大火灾的情形.先用三个“……大呼”、一个“……齐哭”,继之以三个“百千……”,又加之以“……百千齐作”“又夹百千……”等句,写发现火情、火势漫延和人们救火的情景;“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以及两组相同的句式“虽人有百手……不能名其一处也”,总写火场的声音之多之杂.极力渲染火场的紧张气氛,使人感到火情的紧急,火势的猛烈,救火人的慌乱,犹如置身于救火现场.
二、联系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多次描述听众的反应,这些描述有什么效果?
2.文中前后两次把极简单的道具交代得清清楚楚,这对文章的结构和表现口技表演者的技艺有什么作用?
设题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侧面描写手法.指导学生答题不要孤立地讲侧面描写.例如写表演,除了要写表演者和表演内容,往往还会自然地写到欣赏表演的人的反应,而后者就是在运用侧面描写.又如开头和结尾相照应,除了使结构保持完整以外,也具有侧面烘托、表现口技之“善”的作用.
文中三次描述听众的反应:
一是“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伸颈”“侧目”说明宾客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惟恐有所遗漏;“微笑”,表示宾客对表演心领神会,感到满意;“默叹”写出宾客为表演者的技艺折服而又不便拍案叫好的神态.此时,听众已经进入口技表演的情景之中而尚能自持.
二是“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正坐”与“伸颈”“侧目”对照.“稍稍”是“逐渐”“渐渐”的意思,细致地表现了宾客情绪由紧张到松弛的渐变过程.说明听众随表演内容而变化心态,已融入口技表演的情景之中而难以自持.
三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写宾客惊慌欲逃的神态、动作,说明口技表演达到以假乱真的绝妙境界,使听众仿佛置身于火场,不禁以假为真,完全进入口技表演所营造的生活情景之中而不能自持.
这三处侧面描写,层层深入,生动细腻地刻画出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这场精彩的演出对听众具有巨大吸引力的表演效果,从而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这些句子中的加点的词,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古今意义不同的,如“会”“但”“闻”“少”“稍稍”“虽”“股”“走”;另一类是古今用法不同的,如“宴”“乳”“呜”“名”,在课文中都用作动词,现在都用作名词.对这些容易理解错的词,应提醒学生注意.
1.会宾客大宴……
会:适逢,正赶上,恰好.宴:举行宴会.
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座寂然,无敢哗者.
但:只.闻:听见.
3.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乳:喂奶呜:发出呜呜的声音
4.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少:稍微.稍稍:渐渐.
5.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说出.
6.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臂出袖,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股:腿.走:跑.
四、辨析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将它们分别填在横线上.然后以这些词语为线索,背诵全文.
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较多,到一定时间应当加以整理,这样才能有效地掌握它们的用法,获得牢固的记忆.这道题实际上是给学生提供一种整理的方式,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整理方式.
本文为了说明声音发生的先后,使用了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既准确又变化多端.例如,“少顷”用于听众入座到开演之间,除表示时间不长外,还有等了一会儿的意思;“既而”表示承接上一音响之后的短暂时间;“当是时”表示就在那个时间;“一时”表示同一时间;“忽”“忽然”都表示意外情况突然发生的时间.用词的变化多样,说明作者善于根据所反映的事物的特点和文章的需要而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准确地表达内容.
少顷 既而 是时 一时 未几 忽 俄而 忽然
1.表示突然发生:忽 忽然
2.表示同时发生:一时
3.表示相继发生:既而
4.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是时
5.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俄而 少顷 未几
正面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侧面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口技表演是由“遥闻深巷中犬吠”开始的.这一句写犬吠声,而这犬吠声是远远听到的,并且是从深巷中传来的,这就营造出夜深人静的氛围,把听众带入特定的生活情境中,使听众的注意力自然地被“犬吠”声所吸引,想知道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这一句既是以动写静,烘托深夜的寂静气氛,又是使一户人家由妇人初醒到全家喧闹的铺垫.
这是以老鼠跑动偷食声、“盆器倾侧”声、妇人蒙中的咳嗽声为反衬,加重深夜的静谧气氛,表现一家人由醒复睡后的沉寂状态,并为下面即将表现的大火灾蓄势.
2、本文描写口技表演,抓住了表演者和听众两个方面:一方面描写口技艺人的表演,直接表现其高超技艺,这是正面描写;另一方面描写听众的神态、动作,以听众的反应烘托其高超技艺,这是侧面描写.在描写表演过程的三段中,都是先写口技艺人的表演,后写听众的反应,从而使表演和效果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听众的反应为烘托,从侧面表现口技表演之“善”.此外,课文首尾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表明口技不是靠其他器物发声,而仅仅是靠一张嘴发声,突出其技艺在“口”,也是从侧面表现表演者口技的不凡.本文运用侧面描写表现这场口技表演的魅力,烘托表演者的高超技艺,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1、本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正面和侧面描写及前后照应)
2、本文以时间先后为序,分别记叙了口技者在表演前的(准备 )及表演即将开始时的情况,表演者的(技艺高超 )和听众的(反应),表演结束时的情景.
3、有人说文中描写那么多声音不可能“一时齐发”,更不可能“百千齐作”,作者这样写是不是太不真实了?
(作者为突出口技者表演技艺的高超,在文中着力渲染声音的繁杂、多变,其中的确有夸张的成分,但作者通过写口技者借助简单的道具,模仿出众多种类的声音,其目的就是为了表现技艺之精巧高妙,读者不必过于追究其真实性.)
木兰诗1.选择对字词理解正确的项.
①策勋十二转( )A.次 B.回 C.转动
②赏赐百千强( )A.多 B.大 C.有余
③愿为市鞍马( )A.市场 B.买 C.集市
④愿驰千里足( )A.希望 B.愿意 C.能够
2.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3.对第3段中的“不闻……但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采用对比手法,反映战争紧迫.
B.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切怀念.
C.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
D.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与亲人分离极其悲痛的心理.
4.对“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一句中的“大”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表明了可汗的积极性很高.
B.“大就是大规模的意思.
B.显现战争紧张、频繁、涉及范围广.
C.意思是非常、十分.
5.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②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④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A.比喻 对偶 反复 夸张 B.对偶 对偶 排比 对偶
C.借代 反复 排比 对偶 D.对偶 反复 对偶 比喻
6.对“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征程的遥远和军情的急迫.
B.写战争到来的悲凉气氛.
C.以宿营地空旷寂凉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
D.写行军旅途的欢快.
7.朗读下列语句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
A.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D.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参考答案
1.A C B A 2.A 3.C 4.B 5.B 6.C 7.A
伤仲永
1)之 忽啼求之 前时之闻 仲永之通悟
2)为 收族为意 卒之为众人
3)贤 贤于材人远矣 如此其贤也
4)以 其诗以养父母 或以钱币乞之
5)自 并自为其名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1.隶:属于;
2.世隶耕:世代从事农业生产;
3.未尝:不曾;
4.求:要求
5.异:感到奇怪;
6.借旁近:就近借来;
7.与:给;
8.书:写;
9.为:写;
10.以……为意:把……作为诗的内容;
11.观:看;
12.自是:从此;
13.是:这、此;
14.就:完成;
15.或:有人;
16.宾客:用宾客之礼款待,名词动用(请客);
17.邑人:同县的人;
18.乞:求取;
19.利其然:贪图这样(一次有利可图);
20.扳:通“攀”,牵,引;
21.环谒:到处拜访;
22.使:让;
23.从:跟从;
24.称:符合;
25.泯然:消失的样子.
二、句解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译:父亲感到十分奇怪,就近借来给仲永.
2.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译:并且自己在事后写上了名字,他的诗把奉养父母、和谐的相处作为诗的内容.
3.自是指物为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从此只要别人指着东西就能写诗,马上完成,它的文辞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4.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同乡人感到奇怪,逐渐用宾客之礼款待他父亲;有人还用钱来乞讨仲永的诗.
5.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父亲贪图这样,硬拉着仲永到处拜访同乡人,不让他学习.
6.不能称前时之闻.
译:不能与以前所听说的相符合.
7.泯然众人矣!
译:仲永的特异之处消失净尽,以成为普通人.1.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答:说明了人的天资与后天学习的关系,强调后天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答: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议论中所认为的那样.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既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3.你对题目是怎样理解的?
答:"伤"是"哀伤""感伤"之意.仲永,即方仲永,本文的一个"神童".文章以"伤仲永"为题,写的是可伤之事,说的是可"伤"之道理.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为实例,说明一个人有天分不足诗,唯有后天的教育与学习,才能让人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才能够真正成才.
4.你怎样理解文中的"泯然众人矣"?
答:"泯然众人矣"一句点明结局,痛惜之意溢于言表,发人深省.再过七年以后,是方仲永的第三个阶段,才能衰竭,成为了普通人.
5.作者主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答:本文通过叙述方仲永因为父亲"不使学",而从神童到成为普通人的变化过程,说明天资固然重要,但没有好的后天的教育,再好的天赋也不可能得以发挥.告诉我们学习和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
孙权劝学
孙权劝学 习题

一: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 ) 涉猎( )
孰( ) 遂( )
二: 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
A.{但当涉猎 {门当户对
B.{自以为大有所益 {多多益善
C.{见往事耳 {往事不堪回首
D.{卿今者才略 {卿今当涂掌事
三:解释成语.
(1)吴下阿蒙: .
(2)刮目相看: .
四: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意思.
博士:古义 ;今义 .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五: 解释加点词.
(1)见往事耳 见: .
(2)蒙乃使就学 乃: .
六: 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 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
.
(2) 那句话证明吕蒙学有所成?
.
七: 这则历史故事有什么深刻的意义?
.
八: 文学常识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 ,该书是 (朝代) (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 体通史,记载了从 到 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字 ,吴郡富春(现在浙江富阳)人,三国时 国的创建者.
(3)吕蒙字 ,三国时 国的名将.

答案
一,qing shelie shu sui
二, C
三,吴下阿蒙: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
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刮:擦.摩.刮目:擦眼.待:相看待.
四,1博通古今的人 2学位名.学位的最高一级
五,1了解 2于是 就
六,1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七,告诉我们的道理
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4)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或意见
5)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6) 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近的人也要学习,让社会也一起进步.
7) 做人不能太骄傲,要谦虚.
8)劝人要讲究策略.
9)不能找借口轻言放弃.
10)只要发奋学习,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八,资治通鉴 宋朝 司马光 战国时期 宋朝
仲谋 吴
子明 吴
短文两篇
问题
一,qing shelie shu sui
二, C
三,吴下阿蒙: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
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刮:擦.摩.刮目:擦眼.待:相看待.
四,1博通古今的人 2学位名.学位的最高一级
五,1了解 2于是 就
六,1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七,告诉我们的道理
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4)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或意见
5)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6) 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近的人也要学习,让社会也一起进步.
7) 做人不能太骄傲,要谦虚.
8)劝人要讲究策略.
9)不能找借口轻言放弃.
10)只要发奋学习,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八,资治通鉴 宋朝 司马光 战国时期 宋朝
仲谋 吴
子明 吴
PS:好累啊,只能想到这么多了 -_-|||

狼的翻译

网上有挺多 你自己去找吧
太多了 我也懒得复印

很麻烦耶...又没得加分

以下哪些属于古诗文?1《童趣》2《论语十则》3《山市》4《世说新语》两则 5《伤仲永》6《木兰诗》7《孙权劝学》8《口技》9《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七年级下人教版语文除了古诗以外需要背诵的课文.不是只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木兰诗和口技么.怎么我看别人还背 伤仲永 孙权劝学 社戏 短文两篇 . 语文(七下人教版)文言文!要找七下人教版语文的打星(*)文言文,复习要用,只要题目就够了.全部的文言文题目是《伤仲永》,《木兰诗》,《孙权劝学》,《口技》,《短文两篇》,《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常考的阅读RT,例如文言文,会考《伤仲永》、《木兰诗》、《孙权劝学》、《口技》、《短文两篇》、《狼》哪个几率大点?还有可能阅读,比如《社戏》、《斑羚飞渡 初一下学期所有文言文.文言文:孙权劝学 口技 短文两篇(夸父追日 共工怒触不周山) 狼 诗:木兰诗 滁州西涧 江南逢李龟年 送灵澈上人 约客 论诗 (想预习一下) 求七年级下册文言文《伤仲永》《木兰诗》《孙权劝学》《口技》《狼》,要翻译! 求七年级下册文言文《伤仲永》《木兰诗》《孙权劝学》《口技》《狼》 伤仲永 木兰诗 孙权劝学 口技 狼 共工怒触不周山 夸父逐日原文对照翻译 伤仲永 口技 夸父逐日 狼 孟母戒子 木兰诗 孙权劝学的启示 英语翻译《伤仲永》《木兰诗》《孙权劝学》《口技》《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伤仲永.木兰诗.孙权劝学.口技.短文两篇.狼.的习题这六篇文章都是初一下半学期的文言文.要求:每篇文章出20个字词翻译.5个句子.还有关于那篇文章的文学常识及语段阅读.能多难就多难.越 七下文言古诗整理七下:古文——伤仲永、孙权劝学、口技、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公共怒触不周山】、狼古诗——木兰诗、山中杂诗、竹里馆、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滁 《论语十则》《古诗五首》《伤仲永》《木兰诗》《孙权劝学》《口技》《狼》中的实词虚词有哪些?《论语十则》《古诗五首》《伤仲永》《木兰诗》《孙权劝学》《口技》《狼》中的实词 文言文求翻译:木兰诗、伤仲永、孙权劝学、口技、夸父逐日、狼.【要简便一点的翻译】 《伤仲永》、《木兰诗》、《孙权劝学》、《口技》、《狼》这些古文如何背熟?2月16日之前说 不然作废! 伤仲永、木兰诗、口技、孙权劝学、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狼中有什么实词和虚词啊?不用解释,谢谢! 伤仲永、木兰诗、孙权劝学、口技、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狼里面的特殊句式,实例 关于文言文的奥数题:《伤仲永》《口技》《木兰诗》《孙权劝学》只要是关于以上文言文的题都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