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紧密联系初高中化学教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7 06:28:45
新课标下如何紧密联系初高中化学教学新课标下如何紧密联系初高中化学教学新课标下如何紧密联系初高中化学教学在多年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听学生说:高中化学比初中化学难多了,初中时只要上课认真听,基本上

新课标下如何紧密联系初高中化学教学
新课标下如何紧密联系初高中化学教学

新课标下如何紧密联系初高中化学教学
在多年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听学生说:高中化学比初中化学难多了,初中时只要上课认真听,基本上不要费什么功夫效果还蛮好,可是一进高中感觉就不一样了,上课时,听老师讲好像都听得懂,可一考试却总是出错.尤其是新的课程标准下的现行教材,按课程标准高一每周两节课,学习的内容不多,但要用的知识非常多,常常使学生觉得无从下手,措手无策,从而形成一种感觉:高中化学很难学习.我们学校今年的高一学生就使用的人教版新教材,在调查中很多学生说化学很难,这种初中高中两重天的现象原因在哪呢?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如何更好地联系高中与初中化学教学呢?针对这些问题,下面我谈谈自己一些看法.
首先由于高中化学和初中化学在呢内容和学习方法上要求的不同,这些不同使刚进高中的学生不能很快适应.而且高中化学课程定位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培养上与初中化学有很大不同.新的课程标准设置多样化的化学课程模块,融知识学习、能力培养、方法训练、过程体验、情感态度于一体,拓展学生选择的空间,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因此高中化学除了知识学习外,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得到获取知识的方法,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
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初中化学注重基本理论、基本概念,要求记住现象或结论;选取的内容浅显而直观,甚至有的概念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而不是十分严谨,如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而高中化学除了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和怎样运用这些概念;同时,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要求学生了解、知道层次的内容多,需要理解的知识少,而且初中教材文字活泼,有较多插图,难度小,趣味性浓,还有贴近生活的一些选学内容,具有较好的可读性,教材内容的表达易于理解;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的化学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另外相比较而言高中教材重视理论上的分析推导,显得难懂些.
对于新教材,我们要以全新的教学理念来研究、使用,并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及课程标准,找出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的不同,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了解学生在初中已学过了哪些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以旧知识同化新知识,使学生掌握新知识,顺利达到知识的迁移与完善.如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初中是从得氧和失氧的观点来定义的,而高中是从化合价升降和得失电子来分析的,怎样实现新旧知识的衔接,就需要教师多花功夫.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人们在接纳新知识的过程中总是有排它性的.在需要更新新化学知识学习中,教师应指导学生顺应新知识来更新认知结构,用新的知识和新的方法来调整、替代原有的认知结构,从而使知识体系不断完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教师应降低起点,分散难点,放慢起始教学进度,帮助学生熟悉高中的教与学的方法,便于学生接受、掌握新概念,排除他们的畏难心理,使他们能够打牢化学基础.
其次,刚进高中的学生还没有衔接好初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和学习思维.初中阶段多半是记忆,背记的东西多,如元素符号、化合价、物质的性质等.据调查有些学生在初中学习化学的方法就是死记硬背,学习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依赖教师,自己主动探索得少,欠缺独立思考能力.可以讲初中阶段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机械式的“接受”过程,教师讲得细,练的多,归纳全.而且化学到初三才开始学习,而初三一个重要任务是中考,所以学生只要记得基础知识,不需要独立思考和对规律进行归纳总结,一般都可以取得好成绩,这样就导致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课后反思自我消化的能力.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要求能独立探索,主动获取知识,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并且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初中到高中,要实现记忆向理解,依赖向独立,被动向主动的转变.刚进高一的学生,往往沿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出现问题,更没有预习、复习、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从而造成高一学生学习化学的困难.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理论表明:初中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期,高中学生正处于抽象思维形成的关键期,而且抽象思维明显地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需要学生掌握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方法,特别要具有科学想象能力.
其实好的学习方法多半来源于好的学习习惯,教育本身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他们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形成好的学习方法,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独立思考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如果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好比不囫囵吞枣,学的知识不但不能体会,也不可能消化,当然就不能更好地掌握.其次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哪怕以后离开校园,也能够不断学习.要让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就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广泛阅读不但能拓宽知识面,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阅读化学教材不能像看小说一样一扫而过,而应静下心来,边读边思考,对重要内容反复研读,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记忆,养成遇到问题能够独立思考以及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有关书籍和资料的习惯.现在的学生,很少对教材感兴趣,为了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与效果,教师可以根据教材重点设计阅读提纲,使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还可以先设计一些与重点有关的实验,引起学生的思维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据化学科的特点要求学生能根据实验现象说明原因,而不是只凭直觉,会观察主要现象,忽略次要现象,从而概括出物质的重要性质,如做钠与水反应时,现象非常重要,而正确思考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更加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造思维情境,设法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开始于疑问与惊奇,问题启动于思维”.
另外,学生的心理变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刚进高一的学生,经过了一个长的假期,心理非常放松,来到新的环境,肯定有不适应.为此,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和学习方法,还要把关爱和情感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一开始就能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寄予的希望,让学生从心底里对化学产生兴趣,从而充满愉快主动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的内驱力,只要有求知的欲望,就有了前进的动力,这样我们的教学工作就可以顺利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