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的历史故事(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9 02:35:02
雷锋的历史故事(作文)
雷锋的历史故事(作文)
雷锋的历史故事(作文)
雷锋
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一个贫苦农家.雷锋生前是解放军沈阳部队工程兵某部运输班班长、五好战士,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他的爱憎分明、言行一致、公而忘私、奋不顾身、艰苦奋斗、助人为乐,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崇高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雷锋入伍后,他被编入工程兵某部运输连四班当汽车兵.1960年11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入伍后表现突出,沈阳军区《前线报》开辟了“向雷锋学习”的专栏.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他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被评为节约标兵,荣获“模范共青团员”,出席过沈阳部队共青团代表会议.1961年,雷锋晋升为班长,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1962年8月15日,他因事故不幸殉职.
雷锋的事迹
1.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2.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要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颤,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早上也没吃饭,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
3.过年的时候,战友们愉快地在一起搞些各种文娱活动.雷锋和大家在俱乐部打了一阵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节,服务和运输部门是最忙的时候,这些地方是多么需要人帮忙啊.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几个同志,一起请假后直奔附近的瓢儿屯车站,这个帮着打扫候车室,那个给旅客倒水,雷锋把全班都带动起来了.
雷锋就是选择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做好事,难怪人们一见到为人民做好事的人就想起雷锋.
雷锋的名言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于有许许多多的螺丝钉的联接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够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计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螺丝钉要经常保养和清洗,才不会生锈.人的思想也是这样,要经常检查,才不会出毛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风雨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
1
字字中转站
雷锋几月几日去世的
好事做了一火车
雷锋出差去安东,去参加沈阳部队工程兵军事体育训练队。他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从抚顺一上火车,他看到列车员很忙,就动手干了起来。擦地板,擦玻璃,收拾小桌子,给旅客倒水,帮助妇女抱孩子,给老年人找座位,接送背大行李包的旅客。这些事情做完了,他又拿出随身带的报纸,给不认识字的旅客念报,宣传党的政策。一直忙到沈阳。
到沈阳车站换车的时候,他发现检票口吵吵嚷嚷...
全部展开
好事做了一火车
雷锋出差去安东,去参加沈阳部队工程兵军事体育训练队。他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从抚顺一上火车,他看到列车员很忙,就动手干了起来。擦地板,擦玻璃,收拾小桌子,给旅客倒水,帮助妇女抱孩子,给老年人找座位,接送背大行李包的旅客。这些事情做完了,他又拿出随身带的报纸,给不认识字的旅客念报,宣传党的政策。一直忙到沈阳。
到沈阳车站换车的时候,他发现检票口吵吵嚷嚷围了一群人,近前一看,原来是一个中年妇女没有车票,硬要上车。
人越围越多,把路都堵住了。雷锋上前拉过那位大嫂说:
“你没有票,怎么硬要上车呢?”
那大嫂急得满头汗地解释说:“同志,我不是没车票,我是从山东老家到吉林看我丈夫的,不知啥时候,把车票和钱都丢了。”
雷锋听她说的是真情实话,就说:“别着急,跟我来。”
他领着大嫂到售票处,用自己的津贴费被了一张车票,塞到她手里说:“快上车吧,车快开了。”那大嫂说:“同志,你叫什么名字,哪个单位的,我好给你把钱寄去。”雷锋笑道:“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就转身走了。那位大嫂走上车厢还感动得眼泪汪汪的向他招手。
雷锋从安东回来,又在沈阳转车。他背起背包,过地下道时,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拄着棍,背了个大包袱,很吃力地一步步迈着,雷锋走上前去问道:“大娘,你到哪去?”
老人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俺从关内来,到抚顺去看儿子呀!”
雷锋一听跟自己同路,立刻把大包袱接过来,手扶着老人说:“走,大娘,我送你到扶顺。”
老人高兴地一口一个好孩子地夸他。
进了车厢,他给大娘找了座位,自己就站在旁边,掏出刚买来的面包,塞了一个在大娘手里,老大娘往外推着说:
“孩子,俺不饿,你吃吧!”
“别客气,大娘,吃吧!先垫垫饥。”
“孩子,孩子”这亲热的称呼,给了雷锋很大的感触,他觉得就像母亲叫着自己小名似的那样亲切。他在老人身边,和老人唠开了家常。老人说,他儿子是工人,出来好几年了。她是第一次来,还不知道住在什么地方哩。说着,掏出一封信,雷锋接过一看,上面的地址他也不知道,但他知道老人找儿子的急切心情,就说:“大娘,你放心,我一定帮助你找到他。”
雷锋说到做到,到了抚顺,背起老人的包袱,搀扶着老人,东打听,西打听,找了两个多小时,才找到老人的儿子。
这些事后来被战友们知道了。有人评论说:
“嘿,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雷锋却并没当一回事。
雷锋关心群众是一贯的。有一天,他正在部队驻地附近擦洗汽车。突然阴云聚扰,下起了雨。他连忙拉开帆布盖车,一抬头,发现公路上有个妇女带着两个孩子,怀里抱着个小的,手里拉着个大的,肩上还背着个包袱,“叭叽叭叽”膛着泥水,在大雨中吃力地走着。
雷锋跳下车来,迎上前去一打听,原来她姓纪,从哈尔滨来,要到樟子沟去。她发愁地说:“兄弟呀,叫雨浇得,我都迷糊了,往哪走是正路呢?”
雷锋听了,看看她背这么大的包,还带两个孩子,天又快黑了,下着这么大的雨,怎么走呀!就说:“大嫂,你在这里等等……。”他连忙跑回宿舍,拿来了自己的雨衣给纪大嫂披上,接过孩子来替她抱着,冒着风雨送她们回家。
一路上,那孩子冷得直打哆嗦,雷锋又脱下了自己的衣服给孩子穿上,一直走了将近两个小时,才把她们送到家。纪大嫂感激地说:“兄弟,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你的情意啊!”
雷锋说:“军民是一家,何必说这个……”
风还在刮,雨还在下,天也黑了。纪大嫂和家里人再三劝他宿下,等明天天晴了再走。雷锋想:刮风下雨算什么?一定得赶回部队,明天还要照常出车呢!就辞别了他们,又浑身湿淋淋地冒着风雨连夜跑了回来。
添砖
有一个星期天,雷锋肚子痛,他趴在床上忍了一会,想硬挺过去,但又一想,明天还要出车,这样疼下去可不行,赶快爬了起来,跑到卫生连。
值班医生问了问病情,按了按肚子,给了些药片,嘱咐说:“不要紧,回去用热水袋压一压肚子,好好休息休息就好了,可别再累着呀!”
雷锋往回走,路过一个建筑工地,工地上那热烈的劳动场面,一下子把他吸引住了。他心里赞叹着:“嘿,真了不起,不久以前,这里还是一片煤渣地,现在就要盖起高楼大厦了。”在这里劳动的人,个个汗流浃背,干劲十足。砌砖的和运砖的,展开了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扩音器里响着一个尖嗓子姑娘的声音,鼓动得整个工地热气腾腾的。他正要离开这里,忽听得那尖嗓子姑娘喊道:“……砌砖的同志大显身手,以惩每小时一千二百块的速度,打破了过去的纪录,运砖的同志加油呀!”雷锋回身一看,见运砖的两人一辆小车,一个拉一个推,个个干得挺欢,还是供不上砌砖的需要。他忘了肚子痛,跑到推砖场,操起一辆小车就干起来。他一个推一辆车,装得满满的;上坡时挺费力,几个工人赶来帮助他,有个工人问道:“同志,谁叫你来的?”雷锋笑着逗他说:“你们叫我来的呀!”“我们?”“是呀,你们为了社会主义,干得热火朝天,就不许我来吗?”
雷锋觉得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添一块砖,也是好的,他越干越高兴,推着小车跑得飞快,一口气推了十几车,脸上的汗珠子直淌,衣服全湿透了。工地上的人都很纳闷:“哪儿来了这么个解放军战士,干得这么带劲!”有的说:嘿,真了不起,解放军同志干什么都是好样的!“
有一位工人端来一碗水,对雷锋说:“同志,喝碗水,休息一下吧。”
雷锋说:“不累,谢谢。”接过碗,一饮而尽,用手背抹了抹嘴,又推砖去了。
运砖供应不上的情况很快转变了。当雷锋刚刚装好一车砖的时候,尖嗓子的广播员甩着辫子跑出来,问雷锋:
“喂,同志,你是哪个部队的?叫什么名字?”
“你问这个干啥?”
“你给我们带来很大鼓舞,大家要求写篇稿子表扬表扬你。”
雷锋说:“我今天没事儿,到这儿干点活是应该的。有啥可表扬的。”说罢,推上车就走。
广播员感动地望着他的背影,自言自语:“还向我保密哩,我非打听出你的名字不可!”
整个工地你追我赶,热火朝天,大家越干越欢。上半天,超额完成了施工任务。中午,劳动结束后,雷锋拿起军衣,准备回连队时,一帮工人忽地把他围住了。这个和他握手,那个向他致谢。一个穿白衬衣的人,上前来拉住他的手,热情地说:“你到这里来劳动,给我们的鼓舞不小。”
雷锋不好意思地说:“这有什么!我和大家一样,只是尽了我应尽的义务。”
那位女广播员又问道:“可是干了半天,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叫什么呢?”
“我该回去了……”雷锋拔腿就走。
广播员故意板起面孔说:“同志,广播你的事迹,不能看成光是对你的表扬,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也会有推动作用呀!”
雷锋只好说出了自己的名字。那位广播员一甩辫子,笑着跑。不一会儿,她那尖嗓子传遍了工地:
“感谢解放军,向雷锋同志学习……”
红领巾的知心朋友
雷锋藏着两件心爱的东西:一条红领巾,一个大队长臂章。他从家乡到鞍钢,又从鞍钢到解放军部队,这两件东西,始终带在他身边。部队驻地附近,有好几所小学校,上学、放学的时候,少先队员们见了解放军叔叔,不是敬礼,就是问好。雷锋每次看到他们幸福的笑脸,就会想起自己的童年,和曾经帮助他“天天向上”的组织。1960年10月间,他担任了抚顺市建设街小学和本溪路小学少先队组织的校外辅导员。他的工作任务很紧张,但他经常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或者在大风大雨不能出车的时候,跑到学校去,和教师、辅导员、队员们谈心。平日里,他也抓紧一切机会,从报纸上、刊物上搜集革命领袖、革命先烈和革命英雄的故事,记在自己的日记本上,一有工夫就讲给孩子们听。他爱孩子们,孩子们也爱他,把他看成自己最亲密的朋友。
一个阳光灿烂的中午,雷锋穿着崭新的军装,胸前飘着鲜艳的红领巾向建设路小学走去。红领巾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把他的脸映得红彤彤的。
他一踏进小学校门,马上就被一群孩子围住了。孩子们像群喜鹊,跳着、欢呼着:
“欢迎雷锋叔叔。”
“请雷锋叔叔讲故事!”
雷锋和孩子们到一起,就高兴得闭不住嘴地笑。今天,他刚出车回来,本来身体很乏,可一想到孩子们希望他多来玩,也就忘了休息,放下饭碗,换了衣服,就跑来了。
雷锋和孩子们接近多了,他发现有许多孩子本来是很聪明的,可就是调皮惯了,自己约束不住自己,违犯纪律,还影响学习。因此他觉得当辅导员,应该想尽一切办法,把这些孩子领上正路来。
建设路小学六年级有个小马。这孩子很令俐,很活泼,就是调皮得要命,整天打打闹闹不好好听课,个子老大了还没戴红领巾。中队委员们气得都不理他了。雷锋知道了这件事,就说服队干部们:
“小马是你们的同学,大家有责任帮助他。他功课不好,要吸收他参加学习小组,帮助他赶上来,怎么好不理他呢?”
中队委员们说:“他不听同学们的话,怎么帮助他呀!”
雷锋说:“不要紧,我们一起想办法。”
这以后,雷锋就经常注意接近小马,给他讲故事,跟他谈心,约他到宿舍来玩儿。“
经过雷锋和老师的教育,和少先队的帮助,小马逐渐克服了爱玩爱闹的缺点,学习也进步了。当他第一次戴上红领巾,见到雷锋的时候,他紧紧拉住雷锋的双手,激动地说:“雷锋叔叔,我加入少年先锋队啦!”
可敬的傻子
天快暖了,连队里发放夏衣,每人两套单军装,两套衬衣,两双胶鞋。大家喜滋滋地向事务长领来了衣服。发到雷锋的时候,他却说:“我只要一套军装,一件衬衣和一双胶鞋就够了!”
事务长奇怪地问道“为什么只要一套?”
他说,“我身上穿的军装,缝缝补补还可以穿,我觉得现在穿一套打补钉的衣服,比我小时穿的要好上千万倍呢!剩下的两套衣服交给国家吧!”
雷锋对于物质,即使浪费了一丁点儿都觉得心疼。他钉了一个木箱子,里面螺丝帽呀,铁丝条呀,牙膏皮呀,破手套呀,真是什么都有,他把这叫做“聚宝箱”。
要是车上缺了个螺丝,坏了个零件,他都先到“聚宝箱”里找,能代用的就代用。要是擦车布实在烂得不能用了,他就从“聚宝箱”里找出破手套,洗干净了作擦车布。至于牙膏皮、铁丝条什么的,他积到一定数量就卖给收破烂的,得了钱全部交给公家。
雷锋的生活很简朴,从来不随便花一分钱。组织上每月发给他的津贴,他留下一角钱交团费,两角买肥皂,再用些钱买书,好扩充他的“小图书馆”,其余的钱,全部存入银行。他穿的袜子,补了一层又一层,最后,完全改了样,还舍不得丢。他用的搪瓷脸盆,漱口杯,上面的搪瓷几乎掉光了,他也舍不得买新的。有的同志实在不明白,就问他:
雷锋呀,你就一个人,没家没业的,干吗这样苦熬自己?“
雷锋说:“谁说我苦熬自己?现在的生活,比起我过去受的苦,真是好上天了。”
又说:“谁说我就一个人,没家没业?我们祖国大家庭有六亿多人口呢。为了改变祖国一穷二白的面貌,党中央号召咱们发愤图强,艰苦奋斗,这样做不对吗?”
有的同志就说:“国家那么大,也不缺你那几块钱哪!”
雷锋说:“积少成多啊!每人一天节约一角钱,你算算,全国一天节约多少钱?当了国家的主人,不算这毛帐还行?”
有人说:“雷锋是傻子,是小气!”
雷锋以自己的行动,回答了那些不理解他的人们。
那是一个美好的日子,驻地附近的人民,欢欣鼓舞,敲锣打鼓,庆祝城市人民公社的成立。
他心里也非常喜悦,他想,在这个时候,自己能为公社做点什么好事呢?想着想着,了跑到储蓄所,把自己两年来在工厂、部队积下的二百元钱,全部取了出来,一阵风似地,跑到望花区和平人民公社党委办公室,把钱往桌上一放,说:
“我早就盼望这一天了!这是我对望花区人民公社的一点心意,收下吧!”党委办公室的同志,很受感动,说:“同志!我们收下你的这份心意,钱,我们不能收,你留着自己用,或寄到家里去。”
雷锋说:“人民公社就是我的家。我的钱就是给家里用的。”他又说:“我在苦里生,甜里长,没有大我,就没有小我。党和人民给了我一切,我要把一切献给人民和党。这钱是党和人民给我的,现在就让它为人民事业发挥一点作用吧”。
雷锋苦苦要求,公社仍然不肯收下,直到他说得哭了起来,公社的同志才答应收下一半。这件事大大地鼓舞了全体公社社员。他们说:“我们一定办好人民公社,答谢解放军……”
1960年夏末,报纸上发表了一条消息:辽阳地区遭到了百年不遇的大小灾。
对辽阳,雷锋有说不尽的深情厚谊啊!他在那儿参军,在那儿住过,劳动过。他马上怀念起那里的伙伴们,那里的乡亲们……。看了报,他急得直叹气。
当他在报纸上看到党中央派飞机给灾区人民送粮又送衣的时候,心里想:“党中央这样关心灾区人民,我这个人民战士,此刻能为灾区人民做点什么呢?……”他想到自己还有公社退回来的那一百元钱,便连忙写了封慰问信,顶着大雨,立刻跑到邮局,把一百元钱和信一起寄到辽阳去了。
他在日记上写道:
“有些人说是我傻子,是不对的。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甘心愿意做这样的傻子的,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建设也需要这样的傻子。”
收起
(原载1963年2月7日《人民日报》)
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
甄为民 佟希文 雷润明
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写自己的历史。每个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都应好好的想一想,怎样来写自己的历史。……我要永远保持自己历史鲜红的颜色。
...
全部展开
(原载1963年2月7日《人民日报》)
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
甄为民 佟希文 雷润明
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写自己的历史。每个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都应好好的想一想,怎样来写自己的历史。……我要永远保持自己历史鲜红的颜色。
——摘自雷锋日记
在沈阳,在辽宁的每个城市,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部队每个连队里,人们都在谈论着一个普通战士的名字——雷锋。这位被誉为毛主席的好战士、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解放军某部班长,正当生命火花四射的时刻,竟与世永诀了。他的整个生命还不到二十二年,可是,他却给人们留下了一部鲜红鲜红的历史。
雷锋——这个贫苦农民的儿子,从小生活在非人的极端贫困和饥饿里,直到解放,他才第一次感到人间的温暖。党从死亡中救了他,他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解放军,而对旧社会的压迫者和剥削者怀着无比的仇恨。十岁,他参加了对敌人——地主阶级的斗争,十六岁起,投入了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行列,当过国营农场的拖拉机手,参加过鞍钢的建设,一九六O年,他又成了保卫祖国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在革命部队里,他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在党的教育培养下,他坚定地树立了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伟大理想。在日常生活中,他一直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他听党的话,他努力学习毛主席的著作,他关心别人胜过自己,他英勇顽强而又艰苦朴素……。这些年来,他为党和人民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
牢记阶级敌人杀亲之仇
雷锋生在湘江畔望城县安乐乡的一个雇农家里。当他刚刚懂得想念爸爸的时候,爸爸因为参加抗日斗争,被日本强盗活埋了。扔下母子四人,饥饿难当。妈妈让刚满十二岁的哥哥进工厂当了童工。可是,机器把哥哥的小胳臂轧断了,资本家一脚把他踢出了工厂。哥哥回家没钱医治,活活疼死在妈妈的怀里。接着,小弟弟也饿死在床上。苦命的妈妈为了保全这最后一条命根,忍气吞声地给一家姓谭的地主帮工。哪知道,妈妈在这地主家里,竟被少东家强奸了。这位饱受摧残的善良妇女,终于在一九四六年七月十五日的晚上,含恨悬梁自尽了。她留给了雷锋两句遗言:愿老天保佑你自长成人,给全家报仇!
这时,雷锋还不满七岁,他在失掉一切亲人之后,地主又强迫这个孤苦伶仃的儿童给他放猪。住的是猪栏,吃的是霉米。冬天,衣不遮寒,他挤在猪仔窝里,偎着母猪肚皮取暖。一天,地主的狗偷吃了他的饭,雷锋打了这条狗一下,不料惹出大祸,地主谭老三挥起一把剁猪草的刀,朝雷锋左手连砍三刀,把他赶了出来。
小小年纪的雷锋并没有因此而失去生活的勇气。他记着妈妈死前的话,一心要活下去,为全家报仇。他用泥土糊住刀伤,逃进深山,拾野果,喝山水,有时用手攀些树条,到村中换饭吃。夏天让蚊虫咬烂了全身,冬天在山庙里冻得难熬,但他还是顽强地生活着。不过,经过两年非人生活的折磨,他已经枯瘦不堪了。
正在雷锋濒于死亡的时刻,他的故乡解放了。人民政府的乡长彭德茂,从深山破庙里找到了遍体鳞伤的雷锋,送他进了医院,治好了满身的脓疮。当彭乡长拿着给他做的新衣裳,接他出院的时候,雷锋双膝跪在彭德茂的脚下,喊着“救命恩人哪!”从妈妈死后,他第一次流下热泪,也是第一次下跪。彭德茂急忙扶起他,抚摸着他的头说:“我们的救命恩人,是毛主席,是共产党,是解放军,现在,可以给你的父母兄弟报仇了!”从此,雷锋苦尽甜来。他怀着对压迫者和剥削者的深仇大恨,十岁那年(一九五O年)便手执红缨枪,投入了反封建的斗争。当时他是儿童团长,和一队同命运的小伙伴,押着恶霸地主游街。在斗争大会上,他用被砍伤的手,揪着害死妈妈的地主问罪。他亲眼看到人民政府枪决了那地主,为他,为千百万穷人报了仇。
人民政府免费供这个苦孩子上了小学。他最先学会了“毛主席万岁”五个字。他默默地对死去的妈妈说:“老天没有保佑我,是毛主席,是共产党救了我的命。”他用六年时间便学完了从小学到初中的九年功课;尽管人民政府决定供他念完大学,他却急不可耐地要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这时,他才十六岁。
发无产阶级之愤
雷锋从十岁就想当兵为亲人报仇,可是,当时他年纪太小,解放他的家乡的一位解放军连长对他说:“你的仇,大家替你报!等你长大了,建设咱们的新中国吧!”雷锋长大了,果然献身于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不论参加农业生产,当国营农场拖拉机手,还是从温暖的南方来寒冷的东北鞍钢开推土机,他都恨不得把自己的手臂变成顶天立地的钢梁,把祖国的社会主义大厦赶快支撑起来。
在一九五八年秋天,鞍钢派人到雷锋所在的团山湖农场招收青年工人。因为雷锋懂得钢铁同祖国建设的关系,便毅然报名应招。到了鞍山,他驾起了推土机。他驾驶的“斯大林80号”推土机,车体高大,一位老师傅怕累坏了他,要给他换个小型的机车。他说:“开大车干大活,再困难,我也能够克服。”不久,鞍钢为了发展钢铁生产,化工总厂要在弓长岭建一个化工分厂,动员一批工人去搞基本建设,雷锋第一个报了名。有人对他说,那里吃没好吃,住没好住,劝他不要去。雷锋听了非常生气,他说:“正因为那里是这样,我才情愿去!”他去了什么活重干什么活,不管多少艰苦,他都毫不畏惧地迎上前去。
这个贫苦农民的儿子,经过工人阶级队伍的锻炼,视野更加宽阔了,革命责任感更加强烈了。在一九五九年十二月三日他听了征兵报告之后,第二天一大早,就到征兵站报名应征。他知道自己的身材太矮,很担心身体检查不及格。在兵役局量身高的时候,他偷偷地踮起了脚,军医发现了,笑了笑,让他再量一次,结果只有一百五十二厘米高;量体重时,尽管他站在磅秤上用力往下压,也只有四十七公斤;身高、体重都不合格。医生又发现他身上有许多伤疤。提起这伤疤,他立刻流下了泪水,跟医生讲述了自己的苦难童年。他说:“记起过去的仇恨,我非参军不可。”医生很同情他,让他去找兵役局再谈谈。他跑到兵役局找到了来接新战士的荆营长,他拉着荆营长的手,诉说了自己过去的一切。他说:“想起过去,我的心就催促我拿起武器保卫祖国……。”他讲着讲着哭了,荆营长也流下了热泪。荆营长以老战士的名义,收下了这个新兵。
作为一个战士,雷锋深知战士的责任。这里有一段与洪水搏斗的故事,可以感到这个革命战士的责任感是多么强烈:
一九六O年八月,当百年不遇的大洪水袭击抚顺的时候,雷锋所在连队接受了参加抗洪抢险的命令。当时,雷锋身体不好,连长让他留下来休息。他却找到连长恳求说:“洪水正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我在家呆不住,我请求和连队一块儿去!”由于他百般要求,连长和指导员最后同意了。
情况很紧张,昼夜不停的大雨,倾满了上寺水库,中共抚顺市委决定开掘溢洪道以防万一,并把这个艰巨任务交给了部队。雷锋同他的战友们,顶着大雨,踏着泥浆,连夜挖掘溢洪道。他挥锹猛挖,突然锹板脱落了,天黑看不见,找不到,他就甩掉手中的锹把,用手挖泥。时间长了,手指磨破了,鲜血掺着稀泥,溅满了他的军装。卫生员让他下去上点药,他说:“眼前的洪水,岂不和万恶的敌人一样,哪能为点轻伤误了大事!”
天快亮了,当部队集合被换下要去休息时,雷锋突然晕倒在地。连长立刻命人把他扶到老乡家去。打针,服药,护理了一天,雷锋觉得轻松了许多。傍晚,外边一响起集合的哨音,他趁卫生员没留神,拔退就跑,又闯进了夜雨蒙蒙的工地。
在这以后不久,在部队党组织的教育下,他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
共产党员雷锋,在他的一言一行中,都闪耀着灿烂的共产主义光辉。
他在日记中曾经写道:“我觉得要使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 我要以黄继光、董存瑞、方志敏……等同志为榜样,做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永远忠实于党、忠实于人民革命事业的人。”
这就是他的人生观,这就是他的生活目的。他是个运输兵,是个班长,但他不满足于仅仅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总想多做些事。连队各项活动他几乎全部参加了。连队俱乐部的学习委员是他,他热心地帮助大家学习毛主席著作,买书、借书给大家看,给大家读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内外大事。开展文化学习时,他主动请求担任兼职教员,在业余时间里,给大家讲课,批改作业。他是技术学习小组长,也是连队的教歌骨干,他还担任了部队驻地附近小学少年先锋队的辅导员。和他生前一起相处的战友告诉我们,什么个人打算呀,情绪不高呀等等,根本和雷锋沾不上边,他整天笑容满面,心里想的除了工作就是学习。他认为那些“闹名誉,闹地位,闹出风头”的人一个个都是“没出息”!
这里记述的是雷锋的一些小事:
有一次,他到安东去参加军区体育运动大会,从抚顺一上火车,就主动做了义务列车员擦地板,擦玻璃,帮妇女抱孩子,给老人找坐位,冲茶倒水,忙个不停,稍一有空,又拿出报纸,给旅客读报。
另一次,他外出在沈阳换车时,看见一个从山东来的中年妇女,急着要到吉林去探亲,可是车票在中途丢了。他看她情真意切,二话没说,就领着这位大嫂到售票口,自己掏钱买了张车票,又带着她上了车。
一个星期天,他肚子疼,到医务所去看病,经过一个建筑工地,那火热的劳动场面,立刻吸引了他。他忘了自己是个病号,奔到推砖场,操起一辆小车就推起砖来了,心想: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添一块砖也是好的。这个来历不明的解放军战士,越干越欢,车子推得飞快,脸上流着汗水,使全工地的建设者受了很大的鼓舞,不久工地广播站传出了“向解放军学习”的声音。最后当工人们知道他是个病号时,都万分感动,大家写了表扬书,敲锣打鼓把他送回营房。
雷锋每月的津贴除了交党费、买肥皂、理发和买书而外,全部存入银行。班里有的新战士问他:“你就是一个人,何必这样熬苦自己呢?”雷锋回答说:“谁说我苦熬自己,现在的生活比我过去受的苦真是好上天了。”雷锋存那些钱准备干什么用呢?谜底到底揭开了:部队领导机关先后收到了中共辽阳县委办公室、抚顺望花区和平人民公社的来信,感谢雷锋在辽阳遭受特大洪水灾害和城市人民公社刚成立的时候,分别寄来了一百元钱。雷锋同志的一位同班战友更接到一封奇怪的家信,这位战友的父亲在信中说:寄来的二十元钱已经收到,我的病已经好转,望你在部队安心。后来一打听,又是雷锋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雷锋在日记上写道:“有些人看我平时舍不得花一个钱,说我是‘傻子’。其实,他们是不知道我要把这些钱攒起来,做一点有益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事情。如果说这就是傻子,我甘愿做傻子,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建设祖国也需要这样的傻子,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我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
雷锋这样处处表现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风格,是为了夸耀于人,求得领导的表扬和同志们的称赞吗?不是。运输连的指导员高士祥同志告诉我们说,雷锋丝毫也没有这样的思想,他做了好事从来也不对人讲。那次抱病在工地运砖,人们再三问他的名字,他始终不说,只说是附近部队的。人们握着他的手对他表示感谢时,他却说“这是我应该干的。”在沈阳车站给那位山东大嫂买了车票,她问他在哪个部队、叫什么名字时,他却幽默地说:“叫解放军,住在中国。”
严格要求自己,努力锻炼自己
雷锋同志的革命品质所以可贵,就可贵在“自觉”这两个字上。入伍那天,他在自己的日记上写道:“我要坚决发扬革命部队里的优良传统,向董存瑞、黄继光、安业民等英雄们学习,头可断,血可流,在敌人面前决不屈服。我一定要做毛主席的好战士!”参军以后,他又以自己的行动,实践自己的诺言。虽然旧社会留给他三条刀痕和一个有胃病的身体,但他严格地要求自己,努力锻炼自己。当他刚入伍投掷手榴弹不及格的时候,在全班同志帮助下,他以勤学苦练来弥补,终于在正式演习时达到“优秀”的水平。党的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他时刻牢记在心头。按规定,部队夏天发两套军装,他却领一套。他说:“我一套就够穿,破了可以补一补,给国家能省一点是一点。”他用的搪瓷脸盆、口杯,上面的瓷几乎全脱落了,像是用黑铁做的。他穿的袜子补了又补,完全改变了原来的模样。他看到有的人吃饭时掉了一粒米在地上,乱花了一分钱,他都善意地提出批评,耐心地进行帮助。
革命的自觉性决不同于盲目的自发性。雷锋的自觉性是建立在学习毛主席思想的基础上的。参军后的这几年,他响应部队党组织的号召,在人民解放军这个大学校里抓紧了一切学习时间,读完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其中有些文章更反复阅读过好多遍。在学习中,他深深体会到学习得越多越深,思想越开朗,胸怀越开阔,立场越坚定,理想越远大。
在雷锋同志一生的前进道路上,并不是没困难的,他是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依靠党和群众,自觉地锻炼自己的革命意志。农业战线上的治水模范,工业战线上的先进生产者、红旗手,解放军中的五好战士,团组织中的模范团员,抚顺的人民代表等光荣称号,就是雷锋以自觉的主观努力,克服各种客观困难的最好证明。
* * *
雷锋在一九六二年八月十日的日记中写道:“今天我又认真学习了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其中有两句话:‘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过去按毛主席的教导做了,所以进步了;现在,我仍要牢记毛主席的这一教导,更好地做到这一点,永远做群众的小学生,做人民的勤务员。”
就在写出这些思想、并准备更加奋发为党工作后的第五天——一九六二年八月十五日,雷锋同志在执行勤务中,不幸牺牲了。
雷锋同志的生命的火花是熄灭了,然而他的思想的火花将永远放射光芒。正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和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一书记宋任穷同志题词中说的:“伟大的战士——雷锋同志永垂不朽!”“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这篇优秀通讯曾被复旦大学新闻系新闻业务教研室选入《新闻学基础教材丛书——通讯选评》一书中)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