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02:26:02
《道德经》“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
《道德经》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1)这段话出自何处?
(2)解释这段话含义.
(3)设想孔子听到这段话,会如何回应?
《道德经》“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
三十八 上德不德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什么叫做“德”.金文中是这样写的“ ”,也就是一只眼在看路“路”者,道也.看“路”而得来的东西,就叫“德”.至小篆发展到我们近乎现在的“ ”.左从「彳」,右从「目」、从「心」.「彳」者,“行”也,意思就是说要我们亲身实践;“十目一心”则是警策我们要一心一意沿正道而行.我们可以总结说:从“目”中所过,经过实践的考验、我们所得到的认为笃志而行的东西,就叫“德”.“德”者,“得”也.
我们都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我们中国古代哲学叫“阴阳”,现代哲学叫辩证法.“德”也不例外,有上等的“德”,也有下等的“德”.那上等的“德(得)”是什么呢?老子说是----“不德(得)”.换句话说,最好的“得到”就是“不得到”,注意不是“得不到”.“得不到”说明你去求了,只不过是没得到而已;“不得到”就是不去得,根本不去求.这就是“清静无为”.前面我讲过的老铁匠怒摔紫砂壶的故事就是这么一个道理.他摆脱了物的羁绊,但收获的却是真正的满足与快乐.这就是“上得不得”.当然,这一点也曾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使用.某拍卖会上,展出了绝世仅存六个青花瓷盘,每个标价60万.一富商将其拍下,但当场他就将其中的五个摔碎了.然后,他高声宣布,自己手中所存的瓷盘标价600万.我们也可以将这勉强当做“不得有得”的另类运用.当然,这脱离了老子所讲的“上得”的真正内涵.所以,有人说,学习《道德经》,不易为君子,多易为小人.这也许就是许多大家们不愿细解《道德经》的原因之一吧.
好,我们再来看“下德(得)”.“下德(得)”是什么呢?——“下德不失德(得)”.把自己得到的东西抱得牢牢的,总是害怕失去,可这种人最终的结果却是“无德(得)”,什么也没得到.周国平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一只小白兔非常喜欢月亮,阴晴圆缺在它的眼里都各具风韵.于是,诸神之神就找见了它说,从今之后,月亮就归你了.可从此以后,小白兔的闲适心情就一扫而空了.乌云蔽月,它满心不安;满月缺损,它痛如刀割,月亮以往的无限风韵现在是荡然无存.这就是“不失德(得)而无德(得)”.
“上德”和“下德”为什么会产生如此不同的结果呢?关键还是一个“以为”——在起作用.有目的地“为”.上等的“德(得)”没有私欲,认为没有什么是值得做的,所以就什么也不做,可往往却能取得好效果;下等的“德(得)”认为许多事是值得做的——有以为,整天的瞎忙活,往往却什么也没得到.这里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如果说“上德(得)”是“无”的话,那么“下德(得)”又都是些什么东西呢?老子明确地提出了三种:仁、义、礼.对这三种“下德(得)”老子也作出了自己的评价.他说:“仁”是“下德(得)”中稍好一点的.因为它做事“无以为”——虽然也“为”,但却是不怀有任何目的的“为”,他不求回报,博施于人;“义”就是在次一等的了.它反对苟且,主张为事为己慷慨就义.这些“为”是有目的的,是“有以为”;最不可救药的是“礼”,你喊几嗓子,别人不理你,你就卷起袖子来强拉别人就范——“攘臂而扔之”.所以说“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这可不得了.我们知道孔子讲仁、孟子讲义、荀子讲礼.这些人都是儒家学派的典范人物.老子先生一句话,把这些后世们(有人说作书老子是春秋时期人,有人说战国时期人,本章且不论之,暂定以春秋时人)做的事都否定了.可随后的历史证明老子说的这些话并不悖谬.孔子周游列国,高呼“仁者爱人”,可是没一个国家麦他的帐;于是,孟子站出来讲“义”,要求尊贤任能、反战爱民,可战争却越打越厉害,百姓越活越痛苦;随后,荀子蹦出来讲“礼”,他的思想被他的两个好学生——李斯、韩非运用的淋漓尽致,甚至发展为“法”,终于帮秦国取得了统一,可这种“礼”毕竟是“攘臂而扔之”,没有取得老百姓的认同,结果情况更糟,秦连国家都灭绝了.
有人说,孔子、孟子、荀子、李斯、韩非子等这些人是“世之时者”.硬用老子先生的话说是“前识者”——有先见之明的人.可老子说这类所谓的“前识”之人,其实只是了解了事物的表面现象,这些理论一出,愚蠢就开始表现出来了.真正的有识之士是朴实而不虚华,敦厚而不浅薄.说到“实、厚”,不由得想到了万历时期的张居正.张居正登上内阁首辅大臣的高位,原首辅高拱提拔起来的官员们都惴惴不安,甚至出现了应天府长官张佳胤莹罢官事件.高派势力趁此纷纷指责张居正玩弄权术,要进行帮派大清洗.面对这种种错综复杂的局面,张居正就采取了“处其厚不居其薄”的方法,开诚布公地阐明了自己的治国策略,称自己绝不会因为党派之争而徇私忘公.张佳胤羞愧难当,高派势力的人心也得到了安抚.为万历新政的推行扫清了道路.这种“实、厚”所取得的效果,是权、术、势难以达到的.所以,为人处事要学会去彼取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