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城南旧事名人的评级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2 05:41:56
评价城南旧事名人的评级
评价城南旧事
名人的评级
评价城南旧事名人的评级
半个多世纪前,小女孩林英子跟随着爸爸妈妈从台湾飘洋过海来到北京,住在城南的一条胡同里.京华古都的城垛颓垣、残阳驼铃、闹市僻巷……这一切都让英子感到新奇,为之着迷.会馆门前的疯女子、遍体鞭痕的小伙伴妞儿、出没在荒草丛中的小偷、朝夕相伴的乳母宋妈、沉疴染身而终眠地下的慈父……他们都曾和英子玩过、谈笑过、一同生活过,他们的音容笑貌犹在,却又都一一悄然离去.为何人世这般凄苦?不谙事理的英子深深思索却又不得其解.
50多年过去,如今远离北京的游子,对这一切依然情意缱绻.那一缕淡淡的哀愁,那一抹沉沉的相思,深深地印在她童稚的记忆里,永不消退……
根据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城南旧事》满含着怀旧的基调,它将其自身包含的多层次的情绪色彩,以一种自然的、不着痕迹的手段精细地表现出来.影片中的一切都是那样有条不紊,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而逝的岁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结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
在北京度过的25年可以说是我的金色年代,可以和故宫的琉璃瓦互映.北京城南的胡同、四合院,西山脚下的毛驴,以及脖子上挂着铃铛的骆驼……这些都给了我不尽的创作灵感.
--著名女作家 林海音
我被小说《城南旧事》中那种沉沉的相思、淡淡的哀愁深深打动了,整部小说充满了朴素、温馨的思想感情.当这部影片上映后,这种情感同样打动了无数的观众.
--本片导演 吴贻弓
看《城南旧事》,心头漾起一丝丝的温暖,因为已经很少看见这样精致的东西,因为她不刻意表达什么,只一幅场景一幅场景地从容描绘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说它自己.那样地不疾不徐,温厚淳和,那样地纯净淡泊,弥久恒馨,那样地满是人间烟火味,却无半点追名逐利心.
--影评人 凌 梦
20世纪20年代,小女孩林英子随着爸爸妈妈从台湾飘洋过海来到北京城,往在北京城南惠安会馆附近的一个小院里.爸爸是大学教授,家里还有一个小弟弟和乳母,英子的童年就在这种无忧无虑的氛围中度过.
英子在胡同玩耍时,总会看到会馆门前痴立的"疯女人"秀贞,渐渐地,她们熟识了,秀贞非常喜欢英子,英子也很喜欢她.从秀贞口里,小英子知道她的情人是一个北大学生,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被反动军警抓走了,下落不明.而他们的女儿"小桂子"也被人扔到齐化门城根底下,至今生死未卜,秀贞就成了现在这种疯疯癫癫的模样.小英子很同情秀贞,答应帮她寻找小桂子.
胡同还住着个卖唱的人家,卖唱的小姑娘妞儿是和英子一起玩的小伙伴,妞儿是个弃儿,生性老实,受尽养父、养母虐待,有时还受外人的欺侮,英子总是替她不平.
在一个大雨倾盆的夜晚,妞儿挨了打,跑到了英子家,向她诉说了自己的身世.英子意外地发现,妞儿的耳朵后有一个痣,她想起秀贞曾说过女儿小桂子的耳后也有一颗这样的痣,原来小伙伴妞儿就是小桂子!英子立刻把妞儿拉到秀贞家,让她们母女团聚,就在这个晚上,秀贞带着妞儿去寻找小桂子的生父了,她们的身影消失在雨夜中……
在送走秀贞母女的那个夜晚,英子病倒了.病好了之后,英子家搬家了.她也到了上学的年纪,在课堂上,她跟着老师念"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在离英子家不远的一个荒草丛生的破院子里,英子又结识了一个新朋友,他总是在草丛里掩盖着什么.他们常常在一起聊天,英子得知他还有个学习非常好的弟弟.
谁知,那人竟是一个小偷,不久,他就被警察抓走了.可是,英子并不认为他是个坏人,因为他曾说过自己是为了"奔窝窝头和供弟弟上学,不得已才走了这一步"的.这个朋友也"走"了.
英子家的乳母宋妈抛下自己的儿女、家庭,到林家当佣人,辛辛苦苦地赚钱养活在乡下的男人和孩子,她的男人有时也来看看她.英子的弟弟就是吮着宋妈的奶水长大的,宋妈勤快、诚实,她很喜欢小英子和她的弟弟.
一天,英子放学归来,看见宋妈呆呆地坐在廊檐下.原来她的儿子小栓子淹死了,她的女儿也不知被丈夫卖到了什么地方……
英子有一个非常慈祥可亲的父亲,他喜欢书和花、鸟,更喜爱英子和弟弟.在他身边经常聚拢着一些进步的学生,他们共同商讨着革命道理.
可是好景不长,父亲患肺病离开了人世,英子和母亲、弟弟一起,把父亲埋在北京郊区山间的台湾义地里,他们要回台湾老家去了.宋妈被她乡下的丈夫用小毛驴驮走了.英子怅惘地望着宋妈,似乎她在北京所拥有的一切都永远地离她而去了……
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
吴贻弓执导的《城南旧事》透过一个小女孩的纯真眼光展示了20世纪20年代老北京的社会风貌,带领人们重温了当年那笼罩着愁云惨雾的生活.影片在结构上犹具独创性,编导排除了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所组成的情节线索,以"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为基调,采用串珠式的结构方式,串连起英子与疯女秀贞、英子与小偷、英子与乳母宋妈3段并无因果关系的故事.这样的结构使影片具有多棱镜的功能,从不同的角度映照出当时社会的具体历史风貌,形成了一种以心理情绪为内容主体、以画面与声音造型为表现形式的散文体影片.
《城南旧事》中,导演对演员的选择和使用是得当的,英子(沈洁)的那双明亮、纯真、迷人、探索的眼睛足以使语言逊色;宋妈的朴实、含蓄、精湛的表演把人们带入那个痛苦的年代.导演没有刻意去追求直接的所谓"戏剧性"效果,而是把力量放在影片的那个无言的结尾.其实影片只表达了两个字"离别"--一个个人物在生活的历程中偶然相遇了,熟识了,但最后都一一离去了.秀贞和妞儿是那样,小偷是那样,宋妈是那样,最后,连父亲也是那样.在影片最后的5分钟里没有一句对话,而且画面以静为主,没有大动作,也无所谓情节,然而却用色彩(大片的红叶)、用画面的节奏(一组快速的、运动方向相悖的红叶特写镜头)、用恰如其分的音乐以及在此时此刻能造成惆怅感的叠化技巧等等,充分地传达人物的情绪,构成一个情绪的高潮.在这种情绪的冲击下,观众会自然地去总结全片给予他们的感受,因而也就达到了感受上的高潮.这个"高潮"并不是导演直接给予观众的,而是在观众心中自然形成的.
清代文学家梁廷楠在《曲话》中说:"情在意中,意在言外,含蓄不尽,斯为妙谛."影片《城南旧事》在艺术表现形式上追求的正是中国美学传统中这一最高境界.(佚 名)
☆"这部电影是我童年的一些记忆,尤其是对父亲的印象……"这是电影《童年往事》的开场白.《童年往事》是台湾著名导演侯孝贤的一部自传电影,影片以侯孝贤从小生长的凤山眷区为背景,纪录了他从国小到当兵之前的点点滴滴.在这里,侯孝贤以他特有的纪实手法,透过固定镜头与画框的空间感,以及画面与旁白的交织,不但记录了他的成长,也同时记录了台湾当时某些角落里的世代交替.不管在政治上或是历史真实上有多少不同的讨论,这部影片确实记录了过去在这片土地上的一些人的消逝与另一些人的成长,就像电影的英文片名一样《THE TIME TO LIVE AND THE TIME TO DIE》.
☆电影《红衣少女》是一部很有新意的影片,它根据女作家铁凝的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改编而成,通过一个16岁女生安然的目光体味和展现着变革时代的社会和人生,意味深远.影片抨击了当代社会中存在的大量带有封建色彩的陈腐的世俗观念,揭示了发人深思的具有时代特征的重大问题:在变革时期,老一辈希望下一代成为什么样的人,而年轻人要求自己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http://zhidao.baidu.com/q?word=%C6%C0%BC%DB%B3%C7%C4%CF%BE%C9%CA%C2+&ct=17&pn=0&tn=ikaslist&rn=10
林海音
姓名
中文名称: 林海音
又名: 林含英
性别: 女
生卒年: 1918—2001
国别: 中国
籍贯: 台湾省苗栗县
林海音
(1918—2001)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台湾省苗栗县,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1921年随父母回到台湾;1923年又随全家迁居北京,并在北京城南定居下来。一...
全部展开
林海音
姓名
中文名称: 林海音
又名: 林含英
性别: 女
生卒年: 1918—2001
国别: 中国
籍贯: 台湾省苗栗县
林海音
(1918—2001)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台湾省苗栗县,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1921年随父母回到台湾;1923年又随全家迁居北京,并在北京城南定居下来。一直到1948年才同丈夫、孩子一同回到故乡台湾。
林海音自幼在北京读书,长大后曾就读于女师,后进北京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即进北京《世界日报》当记者,还曾当过编辑、图书馆馆员。这些职业提供了广泛的机会,使她能较深入地了解旧北京的社会风貌,为后来的小说创作提供了许多素材。她的成名之作小说《城南旧事》即取材于这段生活。1948年林海音同丈夫回到台湾后,即被刚创刊不久的《国语日报》聘为编辑。1951年《联合日报》创刊,她被任为《联合日报》副刊主编,她的丈夫为主笔。这一时期,她特别注意扶植和支持台湾的本土作家。如当时钟理和的稿子经常被退,林海音却常常使他的稿子重见天日。钟理和死后,林海音还替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雨》,接着他的长篇小说《笠山农场》也在《联合日报》副刊上连载了。在主编《联合日报》副刊时,林海音刊登了一首名叫《船》的诗,内容是叙述有一艘船在大海里飘了很久,最后飘到一个孤岛上,金银财宝慢慢用完了,于是陷在困苦之中。台湾当局认为这是影射蒋介石到台湾后的生活状况,把作者抓了起来,林海音也因此不能再编副刊了。
1957午《文星杂志》创刊,林海音任编辑,同时又担任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她创办和主编了《纯文学》月刊,直到1972年《纯文学》停刊后,她又独立负责纯文学出版社,出版《纯文学丛书》。
1976年11月4日,中文报业协会第九届年会在香港富丽华酒店开幕,林海音以台湾代表团团员的身份出席,并发表演讲。她后期从事儿童文学。
林海音的文学生涯发端甚早,始于北京,而这一切同她的家庭有密切的关系。林海音出身于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林焕文是优秀的爱国知识分子,早年受汉学的熏陶,后来又在“国语学校”师范部接受日本教育,精通日文,曾任教于台湾新埔公学,著名的日据时期的台湾作家吴浊流做过他的学生。后来林焕文远渡重洋到日本经商,在那里生下长女英子——林海音。以后又迁居北京,任邮政局课长。林焕文人缘好,又慷慨仗义,这对童年的林海音影响很大。
长大后林海音生活情趣广泛,不计牺牲,勇挑重担,慷慨助人,这些性格特点,可以说是承袭于父辈而发展于自身。由于父亲早逝,面对生活和社会的重压,林海音对社会的认识较之同龄人更成熟更深刻,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她创作小说的动力和源泉。在北京时,林海音已开始了文学创作。1948年回到台湾后初期的一段时间,她撰写了一些杂文和散文,大约是在1951年,林海音才真正走上作家的道路。她的作品十分丰富,包括小说、散文、杂文、评论、儿童读物等多种体裁,而以小说创作为主。
林海音作为台湾老一代的作家,对台湾文学事业的贡献集中表现在小说创作、培育新人和兴办刊物三个方面。关于兴办刊物,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她除了担任新创办刊物的编辑外,还亲自创办《纯文学》月刊达五年之久,并以选择作品质量高而享誉文坛,推荐并发表了许多优秀作家的作品。后来又创办纯文学出版社,其宗旨与《纯文学》月刊相似,选书认真,注意质量,颇受读者欢迎,至今仍是台湾有影响的文学出版社之一。在培育新人方面,林海音可谓为培育台湾文坛的一代新人倾注了心血,功绩卓著。60年代以来台湾涌现出的许多文坛新秀,多受她的提携和影响。这固然与她长期担任报刊编辑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出自对文学事业的热爱和对造就新人的热情。台湾知名作家钟理和的一生可概括为“生前笔耕,死后成名”,他默默笔耕一辈子,生前不为人们所知,而他的死后成名却应归功于包括林海音在内的几位知音。林海音在《一些回忆》一文中曾说起这件事。钟理和死后,其长子写信给林海音,请求她能帮助出版其父的著作。林海音一口承担下来,然后用募捐来的钱出版了钟理和的作品《雨》,这时距死者祭日仅有百日;而死者的另一本书《笠山农场》也在其周年祭时出版了,完成了死者的最终遗愿。林海音还如同当年扶植钟理和那样,以其在文学界的影响来提携钟铁民,使钟铁民逐渐成长为台湾小说界的后起之秀。钟氏父子从林海音那里受益良多,而身受这种恩泽的又何止钟氏父子呢?林海音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末,主要生活在北京,差不多整整30年。她的青少年时代的最美好时光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因此,她对北京很熟悉,对北京的感情十分深沉,在台湾也常称北京是她的“第二故乡”。也因此她的作品的故事背景多发生在北京,作者通过这些故事背景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幅古城北京的风俗画和风景画,从中流露出作者对昔日生活的眷恋和缅怀,以及热爱国家民族的思想情感。1948年她回到台湾后,台湾的社会生活和乡土习俗又注入到她的生活积累当中,她也因此写了一些发生在台湾的人和事。总之,林海音的生活积累有两个来源:一个来自旧北京,一个来自台湾。
林海音被大家所共知的作品是描写旧北京社会风貌的小说《城南旧事》,它曾被搬上电影银幕而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影片通过小姑娘英子的眼睛,描写了当时北京形形色色和许许多多的人和事。通过看似狭小的描写,却反映了当时北京的整个历史面貌,有极强的社会意义。林海音在《城南旧事》“后记”里说:“这几年来,我陆续的完成了本书的这几篇。它们的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写着它们的时候,人物却不断涌现在我的眼前,斜着嘴笑的兰姨娘,骑着小驴回老家的宋妈,不理我们小孩子的德先叔叔,椿树胡同的疯女人,井边的小伴侣,藏在草堆里的小偷。”仅从这个简单的人物罗列里就不难看出,作者虽然是书香门第出身的知识分子,但她小说里的人物却不局限于这个狭小的范围之内。她关心广大的社会,擅长描写形形色色的社会众生相。她小说里的人物大都是市民阶层的群相,而中心人物则是各种各样的妇女。她致力于刻画中国妇女的勤劳、贤达、温柔、善良的美德,更擅于表现她们心灵的桎梏和命运的悲剧。夸张一点说,她的每一篇小说都离不开妇女的悲剧。有人对此评价说:“她的写作大都是针对妇女问题。但她往往能从世界性妇女问题的症结,来思考今日台湾妇女的特殊遭遇,深度已达到超越女性的界限。如果把林海音看做老一辈女作家的灵魂性人物,那么可以说,由于时代潮流的限制,她们较少反叛性,她们的控诉和抗议是温和与微弱的。”林海音的小说内容大抵是童年回忆中的“城南旧事”,小说中或深或浅含有自传的痕迹。但是它的境地并不是窄狭的,如同一切有成就的作家那样,她的小说是以小见大,从《城南旧事》可以窥见时代风云。因此,她的作品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社会意义,对台湾文坛也有一定的影响。
参考资料:国家数字文化网
回答者:
收起